您好,欢迎来到一带一路数据库!

全库
全文
  • 全文
  • 标题
  • 所属丛书
  • 作者/机构
  • 关键词
  • 主题词
  • 摘要
高级检索

您好,欢迎来到一带一路数据库!

沉船、瓷器与海上丝绸之路

书 名: 沉船、瓷器与海上丝绸之路

英 文 名:SHIPWRECKS,PORCELAIN AND THE MARITIME SILK ROAD

作 者: 刘淼 胡舒扬 

I S B N:978-7-5201-0217-9

丛 书 名:

关键词: 丝绸之路 海上运输 考古发现

出版时间:2016年12月

中文摘要

本书基于古代海洋文明史的宏观视野,以海上丝绸之路为切入点,在全面系统地搜集窑址、港口、航线沉船及海外遗址出土的中国古代陶瓷遗存的基础上,结合其生产地、中转地、销售地和消费者等一套...展开

本书基于古代海洋文明史的宏观视野,以海上丝绸之路为切入点,在全面系统地搜集窑址、港口、航线沉船及海外遗址出土的中国古代陶瓷遗存的基础上,结合其生产地、中转地、销售地和消费者等一套完整的信息资料,从海洋文化因素分析的角度,对中国古代陶瓷经海上丝绸之路向外运销的历程及阶段特征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揭示了古代海洋文明消长与瓷器贸易变迁的互动关系。

根据大量留存于海上丝绸之路的沉船遗址及遗物信息,比对窑址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记载,本书将中国古代瓷器贸易的历史划分为以下若干个阶段:晚唐、五代时期瓷器外销的第一高峰;宋元时期瓷器外销的鼎盛阶段;明初海禁政策下瓷器外销的“空白期”阶段;明代中晚期瓷器外销市场的逐渐恢复,及随着西方海洋势力的到来,中国逐步融入早期全球贸易体系的进程;明末清初郑氏集团控制下的瓷器贸易;清康熙以后瓷器输出特别是对欧洲市场输出的繁荣;外销瓷欧洲市场的衰落及美国对华瓷器贸易的兴起直至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瓷业的彻底衰落。通过对各阶段海洋文化的背景、海洋势力的消长、港口的变迁以及外销陶瓷的生产情况、品种、阶段特征的讨论,大致梳理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瓷器外销体系,而这个体系又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变迁历程密切相关。

可以看到,陶瓷的海路输出受到港口城市发展、海外贸易政策变迁、海商势力发展、对外航路的不断开辟以及造船、航海技术不断进步等海洋文化因素的综合影响。不同的海洋文化因素在不同的时间呈现不同的阶段特征,影响中国古代陶瓷的海路输出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衰,使之呈现曲折发展的面貌。这一过程中所展示的经验教训对于当今更好地发展我们的海洋文明,制定21世纪的海洋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历史启示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