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一带一路数据库!

全库
全文
  • 全文
  • 标题
  • 所属丛书
  • 作者/机构
  • 关键词
  • 主题词
  • 摘要
高级检索

您好,欢迎来到一带一路数据库!

主题资源推荐

国家安全日特别策划|全球安全倡议与构建人类安全共同体资源推荐

来源:一带一路数据库 作者:王希明 发布时间:2023-04-12

  导语:2023年4月15日是第8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今年的主题是“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夯实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社会基础”。“一带一路”数据库围绕“全球安全倡议与构建人类安全共同体”,梳理全球安全倡议对维护世界和平的时代意义、全球安全倡议与安全合作、全球安全倡议与构建人类安全共同体、数字时代统筹发展与安全等4个主题资源,助力把握全球安全倡议的内涵与落实情况。

 

一、全球安全倡议对维护世界和平的时代意义

  全球安全倡议提出于2022年4月22召开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年会召开时,乌克兰危机正在不断发酵,全球范围内的能源和粮食危机开始抬头。美西方大肆鼓噪对俄封锁孤立,并试图“祸水东引”,污蔑“中俄轴心”以乌克兰危机为起点挑起“新冷战”。其他很多国家对冷战后国际安全秩序的信心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动摇。

  面对“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的全球变局,习近平主席主张世界各国应“安危不贰其志,险易不革其心”,正式提出全球安全倡议。该倡议同样有六项原则,即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坚持尊重各国主权、领土完整,坚持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坚持重视各国合理安全关切,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坚持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

  与美西方表面维护乌克兰主权和领土完整,实则借机加紧推行针对其他大国的阵营对抗不同,中国在全球安全倡议中一方面强调安全的不可分割性和安全治理的均衡性,反对将安全问题的爆发不公正地归咎于一方,另一方面反对以应对危机为由滥用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恶化和扩散安全冲突

肖河《中国特色大国外交(2021~2022)》,选自《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2023)》,2022年12月出版。

  

二、全球安全倡议与安全合作

中柬非传统安全合作

  非传统安全合作是构建中柬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路径,也是建设中柬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支柱。它不仅体现在双边层面,而且还在地区层面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1. 双管齐下深化禁毒合作

  一方面,需要提升禁毒能力。可以考虑在柬埔寨设立禁毒中心,提供相关技术装备,开展技术培训、设备检修、软件升级、数据维护等综合服务。另一方面,通过在柬中资国企捐款方式筹募资金,充分利用社交平台与主流媒体,开展全国范围禁毒宣传,并在此过程中讲好中柬合作禁毒故事,夯实中柬联合禁毒的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

  2. 以澜湄合作为抓手开展水患治理合作

  水患威胁是包括中柬在内的澜湄地区国家和人民的共同挑战。2016年3月通过的《三亚宣言》,将水资源合作列为澜湄合作五个优先领域之一,吹响了澜湄水资源合作的动员号。可以充分利用现有澜湄合作基金,在政策沟通、共享汛期水文信息、人员培训等方面开展水患治理合作。

  3. 开展联合打击跨国犯罪行为合作

  跨国犯罪行为主要表现为跨国网上非法赌博、跨国电信诈骗、跨国拐卖人口等。联合打击这些跨国犯罪行为需要联合执法,中柬双方近年来在联合执法方面进行了务实合作。2019年1月,中柬双方共同确定2019年为中柬执法合作年,开启了中柬执法合作新篇章。随着联合执法合作的深入,跨国犯罪案件明显比以前减少了。

许利平《中柬非传统安全合作:机遇、挑战及其前景》,选自《面向命运共同体的中柬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21年11月出版。

 
中国与澜湄地区水资源安全合作
  基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澜湄地区地缘政治环境复杂,内乱外战影响深远,湄公河国家经济现代化、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发展程度还处于较低水平。冷战结束以后,澜湄国家普遍将发展作为国家的中心任务,军事威胁不再是主要的安全问题和紧急事态。现在,影响澜湄国家可持续发展与安全的“存在性威胁”大多属于非传统安全问题,它们涉及经济、社会、文化、人口与环境等各个领域和层面。

  在澜湄合作机制建立之前,虽然该地区存在诸多合作机制,但都没能平息和减少水电开发的争议。相较于湄公河五国,地处上游的中国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水电投资方面优势明显,水议题是攻击中国的话题。对于澜湄地区存在的水资源争议,中国一方面坚决反对对中国的不实报道和攻击性言论,用强有力的事实和数据证明中国的水利开发和投资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另一方面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理念,主张通过加强政策对话、技术交流、项目合作,提高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能力,推动澜湄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与确保共同安全

李志斐《中国水资源合作机制与亚太地区水资源安全治理》,选自《亚太水资源安全治理与合作》,2022年8月出版。

 

三、落实全球安全倡议与人类安全共同体理念

海上公共卫生安全合作

  和平和发展价值与国际社会的发展趋势和时代主题相呼应,维护海上公共卫生安全就是促进国际社会的和平稳定,只有在和平安全的海洋环境下才能实现海洋的可持续发展。针对疫情,各国须积极履约、加强合作,以和平与发展为目标,维护海上公共卫生安全,贯彻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公平和正义价值体现在维护海上公共卫生安全的各种国际规则中,是追求和平与发展所要求的规范价值。负有救助义务和合作义务的国家应遵守国际规范,履行义务,充分保障船上人员的基本人权;卫生建设能力较强的国家要援助和支持能力较弱的国家,抛弃单边主义,尽可能保护人民的生命和健康权。民主和自由价值保证公平正义的国际规则的运行,其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思想,国家是由人民组成的,不得忽视人民的安全利益,要平等对待各国人权。对于能力不足无法合作抗疫的国家,不强迫其牺牲本国公民利益,充分尊重他国人权的保障。

白佳玉《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海上公共卫生安全法治的挑战与中国方案》,选自《海洋治理与中国的行动(2021)》,2022年4月出版。

 

构建东亚安全共同体

  中国和东盟有着良好的经济合作基础,在共同体理念上不谋而合,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彼此的互信,不仅增进了双方的经济关系,还为军事与安全领域的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开端。

  中国与东盟在共同体理念上的契合。中国与东盟在东亚格局处于剧烈变动的历史时期,都选择将建设共同体作为解决现实困境的有效路径,并以此为突破区域联盟政治这一传统形态的有力手段,共同探索实现区域稳定和繁荣的合理机制。东盟共同体建设与中国提倡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高度契合,这为东亚区域合作提供了新机制和新平台。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东亚文化的契合。东亚文化倡导多样性、多元化、包容、并存,东亚国家不习惯过于严苛的制度框架与规范,更为舒适与灵活的相处方式才是和美的合作之道。东盟共同体的建立也正是遵循了这样的理念,东盟方式——协商一致、不干涉内政、不使用武力解决争端——更是东盟共同体顺利建成的价值支撑。

魏永艳《东亚安全共同体中国构想的路径选择》,选自《新形势下区域合作理论与东亚区域合作实现路径探讨》,2023年2月出版。

 

四、数字时代统筹发展与安全

  对于我国而言,面对复杂严峻的网络安全形势以及美西方国家在网络空间的外交围堵,应积极推动网络空间国际安全治理进程,以总体国家安全观思想为指引,在维护网络空间安全的基础上,积极塑造对我国有利的外部安全环境,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要统筹数字空间的发展与安全,坚持安全可控和开放创新并重,实现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的平衡。数字时代网络空间治理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各领域之间的融合性,数字治理是为了规制技术发展带来的安全外部性,很多治理问题既是经济问题,也是安全问题,在治理的过程中需要兼顾安全与发展两方面的利益。以数据治理为例,数据是数字经济发展和产业创新的核心要素,具有无限性、共享性、开放性的特征,共享性和开放性越高,它所体现的价值就越大。但是,大规模数据的共享和开放也会带来安全风险,事关个人信息保护和国家经济政治安全,安全治理的举措一方面加大了安全维护的力度,另一方面也可能会成为产业创新的约束条件。因此,在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的同时,应确保安全利益与发展利益之间的平衡,设置安全治理推进的“红绿灯”,特别是明确“踩刹车”的红线,还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在战略层面加以统筹和协调。

郎平等《数字时代的大国博弈:新态势与新挑战(2022~2023)》,选自《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2023)》,2022年12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