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东欧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依托区位优势,在“一带一路”倡议和欧亚经济联盟等跨区域合作框架下,中东欧国家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凭借较低的劳...展开
近年来,中东欧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依托区位优势,在“一带一路”倡议和欧亚经济联盟等跨区域合作框架下,中东欧国家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凭借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和相对较高的技术及教育水平,中东欧地区成为许多跨国公司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基地,在汽车、电子、信息技术服务和外包服务等领域具备世界级竞争力,并于近年来在科技创新上取得长足进展,成为欧洲乃至全球在部分高科技领域的研发中心。
2022年初乌克兰危机爆发,对欧洲经济复苏进程造成极大冲击,中东欧经济发展呈现出差异化态势。就区域经济发展形势而言,能源危机、通胀率高企、财政赤字飙升是最为显著的负面特征,相关连锁反应强烈打击区域生产和消费,造成贸易逆差扩大和企业外迁,妨碍中东欧经济发展进程。就区域营商环境而言,数字化转型加速、欧洲一体化进程与绿色发展等为相关领域投资与贸易便利化提供契机,但区域营商环境优化仍受到腐败、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和政治稳定性等问题的制约。从具体国家来看,波兰、捷克劳动力供应紧张,希腊公共债务负担持续加重,匈牙利本币贬值加剧。相关不利态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与中东欧经济合作;叠加中欧关系调整与中东欧政策差异扩大,使中国与中东欧经济合作面临的环境更为复杂多变。
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2022年中国与中东欧经贸合作仍持续推进,取得一系列丰硕成果,展现出较强的韧性。特别是中国对匈牙利、波兰的投资流量大幅增长。在互联互通建设方面,2022年匈塞铁路贝尔格莱德—诺维萨德段正式开通运营,黑山南北高速公路优先段、克罗地亚佩列沙茨大桥先后通车,中国企业在中东欧国家签署的工程承包合同额达93.6亿美元;中欧班列2022年开行1.6万列,同比增长9%,南向通道成功开通;中欧陆海快线建设积极推进,中国与波兰、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等国港口物流合作日益密切。这一系列合作成果均表明,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潜力巨大,空间广阔。
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合作挑战层出不穷,面对多重挑战,中国和中东欧国家更应坚持务实合作,巩固传统合作基础,持续推进双边投资和贸易往来,深度挖掘绿色经济、数字经济、新兴服务业的发展机遇,携手应对全球经济发展挑战。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