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波兰政局总体平稳,执政党法律与公正党继续加强影响力,“波兰新政”在阻力中推进,司法之争诱发脱欧风波,波兰媒体法案无疾而终。2021~2022年波兰保持了相对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和...展开
2021~2022年波兰政局总体平稳,执政党法律与公正党继续加强影响力,“波兰新政”在阻力中推进,司法之争诱发脱欧风波,波兰媒体法案无疾而终。2021~2022年波兰保持了相对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和较低的失业率,使波兰在德国经济失速的背景下成为欧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同时波兰经济也面临通货膨胀压力,影响后续经济增长潜力。波兰将应对来自东部的安全威胁作为其对大国开展外交和推进地区合作的主轴。在对美关系上,波兰迅速弥合了与拜登政府在“北溪2号”和意识形态上的分歧,进一步加强双边防务、能源和科技合作。在对欧关系上,波兰从维护本国利益出发,在国内司法独立、绿色新政等问题上和欧盟反复讨价还价,并与法、德关系紧张。在对华关系上,波兰与中国保持高层接触,同时在经贸合作上追求务实利益。
非政府组织在波兰历史进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截至2023年6月,波兰有144000多个非政府组织。超过1/3的非政府组织开展了与体育、旅游、休闲和兴趣爱好相关的活动,有17%的非政府组织在环境保护、科学研究、劳动力市场、人权保护、法律和法律体系保护、国际活动和援助等方面较为活跃。2021~2022年,波兰非政府组织在帮助乌克兰难民、促进公共参与和防止社会排斥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波兰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参与国,2021~2022年,波兰通过各项措施建立中国和西欧之间最短的陆路通道,加快成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物流交通枢纽。波兰积极参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不仅有助于提高自身的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还能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克服中东欧在发展中过度依赖欧盟的问题。亚欧之间的跨境运输前景广阔,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波兰铁路和海运供应链的运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如果波兰对集装箱码头的投资不能持续跟进,来自亚洲的集装箱过境时可能就会绕过波兰,从而错失发展机会。
汽车制造业是波兰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随着全球汽车产业向新能源方向发展,波兰政府结合能源转型战略需要制定新能源汽车发展目标,提出到2030年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数量达到60万辆。得益于新能源汽车推广激励政策,波兰新能源汽车销量在2019~2022年快速增长,日韩新能源汽车在波兰市场占据销售量前列。相较于西欧和北欧国家,波兰新能源汽车销量仍处于增长初级阶段。波兰吸引了大量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等配套设施投资,成为欧洲新能源汽车行业领军者。
波兰认为体育产业与其他领域的国家顶层设计对波兰人力资源市场和社会发展起到重大作用,也是提高公民身心素质的重要方式。波兰在篮球、足球、排球、跳台滑雪等项目上具有一定优势,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波兰体育发展的优先方向。巴黎2024年奥运会和意大利2026年冬奥会的举办将对波兰体育产业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波兰的体育产业将有机会通过提供相关设备、服务和人员来支持这些体育赛事的举办,从而促进产业发展。
2021~2022年,中波经贸合作始终保持稳定、持续增长,双边投资合作不断深化。本书从2021~2022年中波双边经贸合作动态出发,探究中波经贸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中波贸易逆差不断扩大、双边对外直接投资额在两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中所占比重较小、贸易结构单一、服务贸易规模长期偏小等,分析中波经贸发展前景,为中波双方对接“一带一路”倡议、“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和波兰的“疫后复苏计划”发展战略,以及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重要参考。
波兰与中国在中文教学领域一直保持密切联系。在中小学教育阶段,学校提供至少2门外语供学生选择,但侧重点主要为欧洲国家语言,中文尚未被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高等教育阶段,共计10所波兰高校开展中文本科教育。除此之外,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和私立教学机构也是波兰中文教育的有益补充。目前,波兰高校与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合作网络初步形成,课程设置丰富多元,但教材建设有待加强,本土师资亟待发展。未来中波两国应加强合作助力师资培养,大力研发教学资源,共同培养“中文+”复合型人才。
中国和波兰都是具有丰富职业教育经验的国家,中波两国在职业教育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中波职业教育合作势头强劲,双方都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强伙伴关系。两国建立了职业学校和大学之间以及企业和行业之间的伙伴关系,促进了知识和技能的交流。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