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年是我国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实现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的重要年份。中国经济在复杂的外部环境中保持稳定增长,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国统一大市...展开
2023~2024年是我国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实现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的重要年份。中国经济在复杂的外部环境中保持稳定增长,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加快推进,科技创新领域取得新的突破,能源资源供应、重要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提升。我国的风险治理工作在稳步推进的同时,所面临的风险也呈现复合性、复杂性和跨界性增强的态势,尤其体现在气候变化、安全生产以及社会风险三个方面。
在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依然复杂多变、国内结构性周期性问题突出、各领域风险耦合叠加可能性不断增大的时代背景下,中国面临的风险挑战严峻复杂。在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疫情防控平稳转段的背景下,我国不断完善风险治理体制和规章制度,防范化解经济领域重大风险取得新的成效,有力应对极端气象灾害,韧性城市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安全生产领域多措并举,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数智技术在应急管理多场景中得到了深度应用,风险治理国际交流合作往前推进。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球突发新冠疫情后的持续震荡之年,也是落实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年。预防为主的理念转化为各领域风险治理具体行动,使得我国在气候变化、经济发展和安全生产等领域的风险治理水平稳步提高。我国整合设立了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进一步加强灾害应对各方面全过程统筹协调,健全体制机制,完善国家层面重特大灾害救助的工作机制及应急响应措施。全国范围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全面收官,全国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基本摸清。面对疫后常态化情境,要稳妥应对疫情风险,积极推动公共卫生风险治理体系建设,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的韧性改造及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建设和社区风险治理实践,提升抵御自然灾害和应对社会风险的能力。积极探索将数智技术与风险治理相结合,通过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高风险识别、评估、预警和应对的精准度和效率。同时,中国风险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政府部门、企业、社会组织以及公众等多主体协同治理得到强化,尤其是在京津冀暴雨和积石山地震应急响应行动中,社会力量参与取得显著成效。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变迁,我国依然面临着诸多复杂、叠加的风险因子和严峻挑战。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和历史之变。展望未来,每一个挑战都对中国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这些潜在的诸多复杂而严峻的挑战,我国需要不断深化改革、加强创新、促进协调、扩大开放,构建起更加完善的风险治理体系,特别是通过建设安全治理共同体、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加强技术治理与风险管控,更好地应对多元风险耦合叠加的新局面,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