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资源推荐
年度展望|2025年世界经济值得关注的六个问题
一、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
2024年9月,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50个基点至4.75%~5.00%的区间,开启了新一轮降息周期。2022年以来,面对高通胀压力,美联储大幅加息以遏制通胀,将联邦基金利率由0%~0.25%逐步上调至5.00%~5.25%。值得注意的是,在持续两年加息背景下,美国经济仍保持较强韧性,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财政刺激政策持续支持。尽管美联储实施货币紧缩政策,但美国政府通过大规模财政支出,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和长期增长动力。二是在基建支出、收入增长和放开移民等因素支撑下,美国房地产市场供不应求、库存紧张,迎来较强上行周期。三是人工智能等新一轮科技创新迅速应用提高了美国经济潜在增长率,美国科技行业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持续稳固。
未来美联储降息节奏仍具高度不确定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通胀、就业等关键经济指标的表现。2025年,特朗普执政后,其施政政策可能对美国就业和通胀带来显著影响,进而影响美联储降息进程。
二、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
2020~2023年,全球贸易依次出现显著的近岸、友岸和回岸现象,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回岸中高技术行业占比最高,近岸和友岸外包则以低技术行业为主。尽管回岸、近岸和友岸已在短期内成为全球产业链重构的重要特征,但未来全球经济格局仍会持续变化,这三种趋势在演进过程中也可能面临本国劳动力成本上升、邻近国家的产业基础薄弱、盟友国家间利益分化等诸多因素的挑战。如果这三种趋势加剧,可能导致全球供应链的区域化、碎片化和政治化,影响全球资源的最优配置,削弱全球经济长期增长潜力。全球经济需要找到平衡,在供应链安全和推动全球化之间寻求共赢。
三、全球劳动力市场面临结构性问题
全球劳动力市场面临三个结构性问题。第一,全球“就业缺口”(有意愿但未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员规模依然较大。2024年全球就业缺口规模仍然高达4.02亿,这部分人群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全球失业人员规模也高达1.83亿。第二,全球各国青年失业率偏高,短期内很难得到显著改善。全球15~24岁青年失业率约为25岁及以上成年人的3.5倍。第三,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在提升生产率的同时,将替代部分就业岗位,造成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在提升部分岗位劳动者生产率的同时,将使另一部分缺乏计算机和基本数字技能的劳动者面临人工智能或数字技术“鸿沟”,进而加剧群体间的收入不平等。未来应关注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和大规模应用给全球劳动力市场带来的重大变革。
四、人工智能正在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人工智能正在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职业,成为新兴产业投资的重要引擎。AI催生了大数据、云计算、平台经济等新兴产业和机器学习专家、算法工程师等新职业,带动了芯片、基础设施、大语言模型等领域的投资。据高盛估计,到2025年全球AI技术年度投资规模将达2000亿美元。
人工智能通过多个渠道对生产力产生显著影响,有望成为生产力提升的新动能。一是AI可以提高特定职业或组织中低技能员工的工作效率。例如,人工智能能够提升呼叫中心客服人员、软件开发人员、中级专业人士等群体的生产力。二是AI可以为科研工作者赋能,提高科研效率和突破瓶颈。三是AI可以辅助高技能劳动者工作,提升劳动生产率。不过也要看到,AI技术仍处于早期阶段,其对生产力的影响较为有限。
五、世界贸易组织作用边际弱化
2023年以来,WTO在投资便利化、电子商务、数字贸易、渔业补贴、农业补贴、气候变化等领域的谈判取得了一定突破,但其改革进程明显滞后于经贸规则调整和制度创新的现实需要。争端解决机制、农业补贴等一些重要议题长期僵持,有效解决方案迟迟难以形成。争端解决机制的“停摆”、关键规则谈判裹足不前,极大地影响了人们对WTO的信心。
近年来,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为代表的高标准区域贸易协定相继达成,成为引领区域乃至全球经贸规则重构的新平台。与此同时,主要经济体纷纷加强区域内外经济联系,推进供应链“近岸化”布局,一些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也加快构建南南合作新机制,多边贸易体系碎片化趋势明显。这些都在客观上削弱了WTO在国际贸易治理中的作用。
六、美西方炒作所谓中国“产能过剩”问题
美西方炒作所谓中国“产能过剩”问题,展现了其定义产能过剩问题的四大误区,需要加以澄清:第一,产能未完全利用不是产能过剩;第二,面向全球需求的出口增加不是产能过剩;第三,利润率下降与企业淘汰不是产能过剩;第四,潜在产能大于最乐观的需求预测不是产能过剩。四大误区的产生,直接源自美欧政客对所谓“产能过剩”问题的错误定义。
对此,我国一方面应该坚定推进全球化进程和全球产能合作,使高质量产能惠及全球经济体;另一方面应积极推进国内改革,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实现政府与市场更好结合,避免由制度性因素造成的短期产能过剩问题长期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