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一带一路数据库!

全库
全文
  • 全文
  • 标题
  • 所属丛书
  • 作者/机构
  • 关键词
  • 主题词
  • 摘要
高级检索

您好,欢迎来到一带一路数据库!

主题资源推荐

共同体会议报告精选(中)|多重挑战下的全球粮食安全

来源:一带一路数据库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6-30

  导语:仓廪实,天下安。粮食乃人类生存之根本需求。由于各国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的差异,全球粮食安全的结构性矛盾长期存在,而近年来气候变化、“双碳”约束、新冠疫情和地缘政治经济危机的冲击则使得本就不持续不健全的全球粮食安全体系雪上加霜,逐渐演变成全球粮食危机,为《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如期实现注入了不确定性。

  当前全球粮食安全面临多重挑战,需要世界各国团结合作共克时艰。2021年,中国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将粮食安全作为八个重点合作领域之一,为国际社会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保障粮食安全贡献了积极力量。

        本文从全球粮食安全危机现状及原因、全球粮食安全建设愿景、中国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的行动三个方面精选库内文章,旨在为用户呈现全球粮食安全形势及粮食安全治理状况。

 

一、 对当前全球粮食危机的识别

1. 粮食安全的测算标准

  当前对粮食安全状况的测算方法大致有四类。一是笼统归类,即在不给出明确定义的情况下做出大致划分;二是用指导概念来分类,例如粮农组织的早期预警和全球信息系统就是用粮食的可及性短缺和可得性短缺将粮食不安全状况分为1型、2型和3型;三是特定维度归类,例如民众以何种策略获取食物;四是门槛测算,即基于可量化指标划分粮食安全的层次。当前,国际社会主要用第四种方式估算全球粮食安全状况,其还可以进一步分为四类。

  一是测算营养不良率,例如发育迟缓、低出生体重的比例。二是测量食物热量摄取,代表性指标就是粮农组织从1974年开始统计的食物不足发生率。三是经验数据,通常是用问卷调查来获得,其未必精确,但是更能反映主观感受。四是综合测量法,其数据综合了多种方法的调查结果,如全球饥饿指数。总体上,对粮食安全的测算越来越复杂。

  目前,全球粮食治理中最常用的有两套指标体系,它们分别是可持续发展议程全球指标框架和综合粮食安全阶段分类

选自肖河《2020年疫情下的全球粮食安全》

 

2. 当前粮食危机的具体表现

  第一,全球粮食价格居高不下。2022年2月底乌克兰危机爆发后,国际粮食价格短期内迅速上涨。联合国粮农组织3月4日公布的指数为159.7,较年初增加17.8,同比增长34.0%,创1990年有数据以来的最高水平,比2010~2012年粮食危机期间的月度峰值高16.1%,与2006~2008年粮食危机期间的月度峰值相比更是高出20.5%

  第二,缺乏粮食保障导致的饥饿和营养不良显著增加。2022年有82个国家的3.45亿人面临突发重度粮食不安全,其中45个国家的5000万人处于紧急或饥荒状态。《2022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称,自2020年起,全球受饥饿影响的人数大幅增加。营养不良发生率的预测中间值在2021年回到9.8%,与2009年齐平。

  第三,非洲和亚洲特定区域粮食安全问题尤为突出。在粮农组织和世界粮食计划署联合发布的早期预警中,2022年突发重度粮食不安全人数预计超过1000万的6个国家均位于非洲和亚洲。这些国家的粮食生产大多较为脆弱,外部冲击对粮食安全造成的风险也更大。

  第四,弱势群体受到粮食危机的伤害更为严重。2022年1~7月,约83.3%的高收入国家经历了食品价格的高通胀(超过5%),其国内的低收入者同样会更多感受到粮食价格负担,来自收入水平更低国家的贫困人群面临的形势还要更加严峻。2022年初以来,在15个首当其冲的国家中有近800万名5岁以下的儿童面临因患严重消瘦症而死亡的风险

选自陈兆源《地缘冲突和疫情下的全球粮食危机(2022~2023)》

 

3. 新冠疫情的复合影响

  封锁与隔离措施能够有效地遏制新型冠状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但对粮食安全体系也带来了一定的冲击。直接影响包括两个方面:第一,粮食获取能力,主要表现为个人或家庭的收入减少,进而导致购买力下降,个人或家庭的粮食安全状况也就受到了影响;第二,粮食供给能力,主要体现在其对粮食供应链的重大影响。

  除此之外,新冠肺炎疫情可能会以其他路径间接地对粮食安全状况产生影响。首先,新冠肺炎疫情对政治稳定、冲突动态产生影响,进而恶化粮食不安全状况。其次,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主要和次要影响使各国政府保护脆弱人群的能力超负荷。

选自陈思熠、郑先武《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粮食安全与国际组织应对(2020~2021)》

 

4. 地缘冲突的负面冲击

  乌克兰危机对全球粮食市场和粮食安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乌克兰农业生产遭到破坏、俄乌粮食出口受阻、部分国家出于自保考虑禁止粮食出口、能源和化肥价格上涨抬高粮食生产成本。俄罗斯和乌克兰是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国,两国冲突致使全球谷物和油料市场供需失衡,价格持续攀升。俄罗斯的粮食出口虽不在美西方国家的直接制裁范围内,但会受到船舶和港口被制裁、银行被踢出SWIFT系统、禁止提供再保险服务等制裁措施的间接影响。乌克兰农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则受到战争、港口封锁、运输安全风险上升等因素的破坏性影响。俄乌粮食产量和出口的下降、粮食价格的上涨与美元大幅升值,导致中低收入国家难以承受高涨的粮食进口成本,易爆发粮食危机。

选自王永中《乌克兰危机对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影响》

 

二、 全球粮食安全的建设愿景

1. 消除饥饿,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到2030年,消除饥饿,确保所有人,特别是穷人和弱势群体,包括婴儿,全年都有安全、营养和充足的食物。

  到2030年,消除一切形式的营养不良,包括到2025年实现5岁以下儿童发育迟缓和消瘦问题相关国际目标,解决青春期少女、孕妇、哺乳期妇女和老年人的营养需求。

  到2030年,实现农业生产力翻倍和小规模粮食生产者,特别是妇女、土著居民、农户、牧民和渔民的收入翻番,具体做法包括确保平等获得土地、其他生产资源和要素、知识、金融服务、市场以及增值和非农就业机会。

  到2030年,确保建立可持续粮食生产体系并执行具有抗灾能力的农作方法,以提高生产力和产量,帮助维护生态系统,加强适应气候变化、极端天气、干旱、洪涝和其他灾害的能力,逐步改善土地和土壤质量。

  到2020年,通过在国家、区域和国际层面建立管理得当、多样化的种子和植物库,保持种子、种植作物、养殖和驯养的动物及与之相关的野生物种的基因多样性;根据国际商定原则获取及公正、公平地分享利用基因资源和相关传统知识产生的惠益。

选自王德迅《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2. 构建可持续的粮食安全系统

  有必要将全球粮食系统变革为繁荣、公平的粮食系统,能够通过食物链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创造体面工作机会的系统,所有自然资源——从空气到土地,从河流、湖泊和含水层到海洋——的利用都是可持续的系统。在该系统中,民主、善治和法治,还有国家和国际层面的有利环境对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包括持续的包罗一切的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环境保护和消除贫困和饥饿;技术发展和应用,对气候敏感,尊重生物多样性且适应力强;人类和自然和谐共处,野生动物和其他生物物种能够受到保护,减少生产和供应链上的粮食损失,确保所有地方的人都知晓可持续发展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的相关信息并提高他们对此的意识。

  必须从种子到市场,从生产者到消费者设计全球粮食系统转型,尊重他们有助于粮食安全和主权的文化特性。粮食系统必须考虑生产者、消费者权利和贸易监管之间的公平公正,选择理智食品的权利、获得公平粮食系统的权利和参与全球生态粮食系统的主体的义务。

选自克里斯蒂安·德拉尼《可持续的全球粮食系统》

 

三、促进全球粮食安全的中国力量

1. 中国在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体系中的定位

  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已经有条件与世界上主要粮食出口国开展对话,主动参与国际粮食贸易规则的制定和修订,为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体系变革做出贡献。

 

QQ截图20230628135634

 

 

 

 

选自赵予新、孙红霞《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体系变革与中国的角色定位》

 

2. 中国完善区域粮食安全合作机制的目标与意义

QQ截图20230628135416

选自赵予新《基于进口粮源保障体系建构的区域农业与粮食安全合作机制》

 

3. 中国维护世界粮食安全的主要贡献

  一是提出应对粮食安全问题的中国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将粮食安全作为八个重点合作领域之一。2022年9月,“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宣布推进“促进粮食生产专项行动”。中国在2022年G20外长会上提出国际粮食安全合作倡议,呼吁成员国建立大宗商品合作伙伴关系。此外,中国还成立了国际粮食现代供应链联盟,这是提升粮食供应链抗风险能力的重要举措。

  二是深度参与维护粮食安全的国际合作机制。中国支持世界粮食计划署在华设立全球人道主义应急仓库和枢纽,同发展中国家建立农业合作区、开展农业科技交流。建立中国—太平洋岛国农业合作示范中心,承诺增加对东盟与中日韩大米紧急储备机制的资金支持。2022年1~6月,中国向有需要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1.5万多吨紧急人道主义粮援。

  三是不断加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践行“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国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用占世界9%的耕地实现了约占世界1/4的粮食产量,解决了14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有效分担了全球粮食供给压力,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

选自陈兆源《地缘冲突和疫情下的全球粮食危机(2022~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