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一带一路数据库!

全库
全文
  • 全文
  • 标题
  • 所属丛书
  • 作者/机构
  • 关键词
  • 主题词
  • 摘要
高级检索

您好,欢迎来到一带一路数据库!

国际合作动态

推进“一带一路”减贫合作 为全球减贫贡献中国力量

来源:国际在线 作者:陈永华 发布时间:2018-03-12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陈永华):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日前在北京表示,消除贫困是世界性难题,“一带一路”沿线大部分都属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减贫是共同的历史任务,因此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开展减贫合作大有可为,将有效提升发展中国家综合减贫能力,助力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赵皖平代表是在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接受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采访时作上述表示的。他说,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6853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末的10%下降至3%。按照既定计划与目标,到2020年中国将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这一减贫成就举世瞩目。中国愿与其它国家分享多年来积累的减贫方法、技术和经验。他说:“这些好的经验、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的伟大思想,不光属于中华民族,还应该与全世界人民共享,为全世界的减贫事业贡献中国的智慧与力量。”

  为此,赵皖平代表就推进“一带一路”减贫合作向全国人大提交了具体建议:即做好“一带一路”减贫合作顶层设计,各方应精准对接,围绕共同关切的重点区域、主导产业、重要产品等开展减贫合作顶层设计,寻求利益互补契合点和最大公约数;充分利用电子商务等信息化新手段、新方法,多途径激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村及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潜力;强化农业科技交流合作,多渠道加强沿线国家间知识分享、技术转移、信息沟通和人员交流,积极帮助发展中国家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和新型农民,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他说:“比如我们可以加强引导种业企业走出国门。我们安徽农科院研发了一种‘绿旱一号’的水稻,对‘一带一路’有的贫瘠地区非常适合。这种水稻适合相对落后的生产方式,对土地的肥沃程度要求也不高,目前巴基斯坦和缅甸等很多国家都在引进”。

  赵皖平指出,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自然资源丰富,气候条件适合农业发展,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更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中非加强减贫合作尤其是农业合作条件相对成熟。他说,“非洲是既贫瘠又富饶的一个地方。全世界有些国家还处于饥荒的状态,尤其在非洲,将近有10亿人面临吃饭问题。与中国开展农业扶贫合作有助于他们解决农产品不足的问题,对于非洲来说,就解决了最难解决的问题——饥饿问题和减贫问题。”

  长期以来,中非在减贫领域保持着深度合作,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真诚分享减贫经验与成果的美好意愿。数据显示,2006年以来,仅中国农业部就在华举办培训班260期,累计为非洲54个国家培训农业官员和技术人员约5000人次。中国对非洲农业投资存量已超过10亿美元,中资企业雇佣当地员工超过1.5万人,指导当地农民开展农业生产近10万人次。中国专家和技术人员已在非洲各国实施小型示范项目300余个,推广实用农业技术450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