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合作动态
“一带一路”周边国家怎么看?
南都讯 记者尚黎阳 “作为‘一带一路’的倡议国,中国在制定政策时,必须关注到沿线国家的具体想法与需求,这样才能实现与沿线国的发展战略对接”。8月2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战略研究室主任薛力做客南都公众论坛,分享周边国家如何看待“一带一路”。
薛力认为,实行“一带一路”有经济、文化与政治等多重考量。比如在大多周边国家发展相对落后的情况下,通过“一带一路”,营造良好的周边环境,有利于中国自身的长远发展。在中国从“有全球影响的地区大国”到“综合性全球大国”的蜕变过程中,“一带一路”还起到了政治上团结周边、安全上安定周边的作用。同时,亚洲是多文明共存的地区,中国“一带一路”的倡议,对于不同文明如何共处并共同发展,也起到促进作用。
“现在的中国与以前的一个巨大不同是,作为一个崛起大国,中国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周边国家用放大镜来观察”,薛力说,为此,想要获得沿线国家的理解和支持,中国绝不能够“大包大揽”,扮演沿线国家的发改委和财政部的角色,而是要做到,对方主动提出要求,中国进行评估与审核后确定合作项目,不贪快求大。
薛力说,应该明确的一点是,中国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将至少在未来8到10年里,充当中国对外关系的顶层设计,因此,这不是一个短期、临时的倡议。中国要有耐心、信心与恒心,做好国别与项目的调研,在此基础上进行合作,真正实现共商共建共享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