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一带一路数据库!

全库
全文
  • 全文
  • 标题
  • 所属丛书
  • 作者/机构
  • 关键词
  • 主题词
  • 摘要
高级检索

您好,欢迎来到一带一路数据库!

专家观点

中国与中亚五国新地缘政治

来源: 作者:陆兵 发布时间:2018-01-15

  摘要:1991年苏联大厦瞬间倒塌解体,馈赠与中亚五国突如其来的独立,随之中亚五国原有的大苏联一体化地缘政治被打破,在这块大陆腹地逐渐出现了新地缘政治。近26年来时过境迁,原苏联中亚五个加盟共和国这一块铁板已不复存在,各国或主动或被动地缓慢诞生属于其自己的新地缘政治,并在各自不同的新地缘政治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诸关系、协调五国内部和而不同的新型传统关系。今日中国顺“一带一路”大势而为,本着开放、包容、共享、共赢、共荣的态度同中亚五国合作,在推动中国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同时,在中亚五国新地缘政治特点下带动中亚经济发展,这是中国与中亚共同发展历史上千载难逢的良好机遇。

  关键词:地缘政治学;中亚五国新地缘政治;利大于弊;聚同化异

一、 引言

  1991年苏联大厦瞬间倒塌解体,馈赠与中亚五国突如其来的独立,随之中亚五国原有的大苏联一体化地缘政治被打破,在这块大陆腹地逐渐出现了新地缘政治。中亚地处连接欧洲和亚洲、中东和南亚的十字路口,自然资源禀赋富饶,民族和宗教关系复杂,在欧亚地缘政治格局中地位十分重要,对于俄中美等大国具有重要的地缘政治利益。26年来时过境迁,中亚五国这一块铁板已不复存在,各国或主动或被动地缓慢诞生属于其自己的新地缘政治,并在各自不同的新地缘政治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诸关系、协调五国内部和而不同的新型传统关系。今天中国顺应“一带一路”大势而为,本着开放、包容、共享、共赢、共荣的态度同中亚五国合作,在推动中国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同时,在中亚五国新地缘政治特点下带动中亚经济发展,这是中国与中亚共同发展良好机遇。

二、 地缘政治学与中亚五国新地缘政治

1. 地缘政治是政治地理学中的一种理论,它根据各种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和预测世界或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地缘政治把地理因素视为影响甚至决定国家政治行为的一个基本因素。瑞典政治学家契伦(1864—1922)首创“地缘政治”词条,他在所著《论国家》(1917)一书中提出。他将地缘政治定义为“把国家作为地理的有机体或一个空间现象来认识的科学”,着重研究国家形成、发展和衰亡的规律。强调地理环境、位置对一个国家政治行为尤其是军事和外交行为的影响。

  美国著名学者斯皮克曼(1893-1943年),首次对地缘政治学做出定义:一个国家依据地理因素对于安全政策的统筹规划。地缘政治是地理和政治的结合体,即地理政治学,它把地理因素(如地理位置、国土面积、人口、民族、资源、经济实力及战略军备等)视为影响甚至决定国家对外政治决策的一个基本因素;并依据这些地理因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成,分析预测世界或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势及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

  20世纪起因全球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发展,出现了各种地缘政治理论,其中最著名的两种理论是海权论和陆权论,其他还有意大利空军战略理论家杜黑(1869—1930)提出的空权论等。这两种理论即,美国海军史学家马汉(1840—1914)首提海权论:在现实世界中,分析国家力量时首先应重视海洋;英国地理学家麦金德(1861—1947)首提陆权论:世界历史就是大陆强国和海洋强国斗争的历史,由于陆权国家人力和物力资源丰富、交通不断改善,海权国家终将被陆权国家所压制。陆权论对世界政治的影响很大。他当时提出了著名的三段论:谁统治东欧,谁就控制了大陆腹地(心脏地带);谁统治大陆腹地(心脏地带),谁就控制了世界岛;谁统治世界岛,谁就控制了全世界。

  2.中国在新地缘政治格局中的地位

  中国处于亚洲大陆的东部,与多个陆海地国家为邻,属于“陆海复合国”。从地缘政治学的角度来看,古代中国之所以能在少数民族部落和外国的进击下生存并保持中央大国的地位,关键在于中原发达的技术和文化。而当今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存在不少纠葛,如南海争端,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中印边界争端等问题。当年邓小平代表中国政府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发展”的英明策略。除了相邻国家多而复杂外,中国还与几个强国主俄罗斯、日本、印度为邻。按照国际关系学的理论,一旦国与国之间的力量差距越小国家的安全感就越小。相比之下,中国与苏联解体后的中亚五国新地缘政治之间的关系绝对是利大于弊。"全面战略伙伴"是指国家对战争全局的统筹规划与全面指导,是依据国际、国内形势和敌对双方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地理等因素确定的。中国和哈萨克斯坦早在2005年就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10年又提升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近几年来,随着中国和中亚五国合作领域的加深,2013年5月中国同塔吉克斯坦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012年6月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13年9月3日中国同土库曼斯坦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012年9月11日中国同吉尔吉斯斯坦战略伙伴关系。“一带一路”新时期以来,中国高度重视发展周边关系,中亚地区已成为我国周边战略密集伙伴地区。目前,中国中西部地缘政治安全面临着美国在中南亚地区的军事存在、中亚“三股恶势力”、境内外“东突”恐怖势力和民族分裂势力的活动,使中西部地区面临着严峻的外部威胁和军事压力。中国必须把中亚放在中国全球战略中去考虑,积极应对中亚地区带给中国的各种挑战和困难。中国和中亚五国在面临世界政治动荡、经济低迷、反对伊斯兰极端主义等方面,有着共同的语言,有着共同的利益和愿望。

3. 苏联解体后中亚五国新地缘政治

  中亚五国独立迄今有着共同的基本国策:建立世俗、民主、法制国家、建立与世界大国平衡外交、维护国家安全、发展国家经济、保持社会稳定。由于中亚地区不同民族部落地理位置上的特殊性,本地区长期以来是各种文明相互汇集、冲撞之地,加上这一地区历史上长期以来处于非独立国家的地位,结果形成了以脆弱性、附属性、易变性等为特征的中亚五国新地缘政治。新的国际政治格局下, 中亚五国分别选择了四种不同的对外战略: 中立、联盟、均势和平衡。由于历史的原因,独立后的中亚各国都属于多民族国家,哈萨克斯坦有131个民族,乌兹别克斯坦有129 个,土库曼斯坦有105 个,就连人口最少的吉尔吉斯斯坦也多达80 个,都明显多于我们中国的56个民族。中亚五国民族人文特点差异明显,五国中的哈萨克族、吉尔吉斯族、土库曼族属于传统的游牧民族,乌兹别克族属于农业民族(历史上曾从事过畜牧业),塔吉克族属于半农业半牧业。哈萨克族历史上形成三大玉兹关系,在全国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大玉兹话语权最大;乌兹别克族属于农耕民族,农民传统的特点是勤劳耕耘自家3分地,渴盼着老天开恩风调雨顺,获得大丰收;塔吉克族传统特点介于游牧业农业两者之间。吉尔吉斯族和塔吉克族有别其他三族,他们多属于山民淳朴直率、易感情用事,吉国独立后曾两次动乱推翻合法总统,塔国一独立即爆发国内战争。这五个民族由于自身特点和历史演变原因既有一些中亚人共同特点,又有更多各自民族人文独特不同特点和习性,这五个民族内部有着历史上形成的错综复杂相互关系。这种非主体民族大聚居的基本格局构成了中亚各国主体民族政体的一个隐患,主体民族与非主体民族之间矛盾一旦引起事端,极易在短时间内扩展成危及全国乃至波及周边各国的地区动荡,最典型例子即苏联解体不久塔吉克斯坦便爆发内战。中国、俄罗斯和除土库曼斯坦外的其他中亚五国四国16年前成立了上海合作组织,迄今为止已经取得了许多成果。但迄今中国与中亚地区的政治经济合作还局限于双边,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的多边合作没有实质性突破。有些很好的合作项目和机制如上海合作组织发展银行、能源俱乐部的项目建设进展缓慢。

4. 中亚五国各国制定的和而不同的新地缘政治

  哈萨克斯坦:欧亚国家、欧亚桥梁、恐怖抬头。

  纳扎尔巴耶夫总统多年前指出,观察中亚地缘政治,必须弄清楚三个层面的问题:首先中亚地区的安全首先取决于美国、俄罗斯和中国的三角关系,欧盟、土耳其、伊斯兰国家中亚也有重要影响;其次俄罗斯、中国、南高加索、南亚以及中东毗邻地区的地缘政治形势;再其次中亚地区内国家之间关系的发展动态。为此哈萨克的对外战略仔细考虑了地缘政治与世界权力分配的平衡,进而表现出一种层次性的地缘平衡特征,具体表现在三个层次。为了维持平衡外交,哈萨克首先发展同俄罗斯的关系。哈独立后签订的第一个确定双边关系的文件就是1992年5月和俄罗斯的《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哈萨克外交战略的第二个优先大国是中国,中国是哈第二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2016年两国贸易额为78.8亿美元。另外,哈萨克积极引入地区外大国, 其中最重要的是美国、欧盟和日本。多年来,哈国积极发挥欧亚桥梁作用。1992年10月纳扎尔巴耶夫总统在联大倡议召开“亚信会议”。在他协调斡旋下,2017年5月3-4日在首都阿斯塔纳举行了多方参加第二次叙利亚问题会议,并就在叙利亚境内设立4个冲突降级区达成共识。近年来针对哈国恐怖势力抬头,政府加强打击极端宗教势力,宣布“哈里发战士”、基地组织、塔利班等14个组织为恐怖组织。2011年哈一系列爆炸事件出现了包括自杀式袭击和汽车炸弹在内的极端方式。2013年5月17日和24日,哈萨克斯坦的阿克秋别市和阿斯塔纳市国安委旁发生汽车炸弹爆炸事件。2016年7月18日,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警方与武装人员发生交火,造成5人死亡,7人受伤。

  乌兹别克斯坦:本国利益至上、重组中亚权利、极端宗教暗流。

  乌兹别克位于中亚的中心, 是中亚人口最多的国家,继承了前苏联大量的工业设施。乌兹别克的地理位置、人口数量、军事力量等因素使它在中亚地区具有不可低估的地缘政治潜力,不能不引起世界各国对其切实的地缘政治利益和地缘战略利益的关注。前总统卡里莫夫明确定调中乌关系:“两国关系的基石是平等尊重和互不干涉内政。中国是乌兹别克斯坦经过历史考验的、可靠的、最真诚的合作伙伴和伟大邻邦”。独立后乌兹别克奉行全方位的外交政策, 旨在巩固国家的独立和主权, 扩大对外经济联系, 维护国家安全; 主张各国主权平等,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不侵犯边界,和平解决争端,不干涉别国内政; 可以加入国际组织, 也可以依据国家利益宣布退出。根据这些原则,乌兹别克在大国关系上采取均势战略,随时准备为了利益最大化而倾向一方。乌兹别克均势战略的特点:大国外交中的摇摆性、地区外交中的随机性,这些特点充分显示了其新地缘政治效应。乌兹别克斯坦与阿富汗接壤,边境地区费尔干纳盆地是多个乌国和国际伊斯兰极端组织活动基地,由此地滋长的极端宗教暗流涌动伴随国际伊斯兰极端思潮泛滥,近年来在乌国和中亚地区明显提升。遏制极端宗教势力发展,已成为乌国新总统米尔济约耶夫面临的一个无法绕过的难题。

  土库曼斯坦:永久中立国家、油气能源富国、对外相对封闭。

  土库曼永久中立战略的是该国一种现实的地缘政治选择。鉴于文化和地缘政治因素,以及大量燃料和能源资源的存在,促使土库曼有意识地选择其在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体系中的立场。中立这个概念将土库曼斯坦自身发展前景与地区和全球进程的趋势特征紧密相联,将国家利益与当前目标紧密相联,符合于土库曼斯坦的地理、历史和民族文化现实。土国《永久中立法》中规定,土库曼“作为国际社会的全权主体,承认国际法的普遍准则,在对外政策中坚持永久积极中立原则,不干涉其他国家内政,不诉诸武力, 不参加军事集团和军事同盟,促进发展与本地区国家和全世界所有国家的友好和互利合作。”土库曼外交的优先方向依次是:第一,保持和创新同前苏联各共和国的关系; 第二,着重加强与邻国的关系; 第三,同西方发达国家建立和发展关系。土库曼的中立是原则性的,这种原则性的中立战略亦是其地缘环境所迫。同病故的尼亚佐夫执政理念相比,现任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过分强调“中立”旗号,实际上比较过去对外相对封闭。明显例子就是严格限制外国公民入境,近年来中国企业除中石油外极难办理入境签证和劳务许可证。

  吉尔吉斯斯坦:自由民主岛、“郁金香”革命、议会共和制。

  受新地缘政治影响,亚洲内陆小国吉尔吉斯斯坦独立后外交政策有如下特点:首先是全方位有重点的外交。吉国政府提出愿意同世界各国建立和发展富有成效的双边和多边联系与合作, 但由于历史传统、经济联系等原因,其对外关系的重点首先是俄罗斯、中亚近邻和独联体其他成员国。其次是经济外交。吉尔吉斯推出了类似于丘吉尔1948 年所提出的“三环外交”,将其对外合作层次分为三个环:第一环是区域合作,强调与中国等邻国和地区内组织的合作。第二环是洲际合作,利用连接欧亚大陆的特点,加强与俄罗斯、美国、欧盟、日本、土耳其、印度、巴基斯坦以及南亚和阿拉伯国家的关系。第三环是全球合作, 主要是在联合国积极发挥作用。2005年春天吉尔吉斯斯坦爆发郁金香革命。独立后连任15年的总统阿卡耶夫出走俄罗斯。反对派领导人、前总理巴基耶夫随后出任总理并代行总统职务。同年7月,巴基耶夫当选新一届总统。此后反对派多次举行集会,要求巴基耶夫辞职并进行宪法改革。2010年4月7日,吉尔吉斯斯坦发生大规模骚乱,巴基耶夫政权迅速瓦解,反对派随即成立了临时政府,阿坦巴耶夫出任第一副总理。2010年6月,吉全民公决通过新宪法,吉政体由原先的总统制转变为议会共和制。这种大议会-小总统的政体开了改变中亚五国总统制之先河。2010年12月,议会任命阿坦巴耶夫为政府总理。2011年11月,阿坦巴耶夫赢得总统选举。他同年12月宣誓就职,出任总统迄今。

  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圣战-毒品、结盟依赖俄罗斯、国内外问题繁多。

  独立后的塔吉克斯坦选择了与俄罗斯建立联盟的战略, 把发展同俄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放在首位, 主张两国发展“兄弟式的友好合作关系”和“同盟关系”。近年来,塔吉克开始诉诸于平衡战略:依赖俄罗斯军队守卫阿富汗边境,利用美国和欧盟提高其边防部队的能力,同时与中国和上合组织开展安全合作。在经济方面,除了俄罗斯、中国和西方之外,塔吉克还主要发展与地区大国的合作,如伊朗、巴基斯坦、印度等。为保持社会稳定,塔吉克斯坦需构建一个有效整合国内各部族、民族、政治派别等团体认同的国家民族。目前塔国国内的政策法规不完善,多有漏洞,部分领导人家族仗其名义广敛财产,社会贫富差距矛盾没有出现缓解,而是加剧了。

三、 复兴丝绸之路下的世界大国和国际组织博弈中亚

  刚去世的著名世界地缘政治战略大家、美国人布热津斯基在其代表作《大棋局》中预言道,中美俄仍然是当今世界舞台的主要棋手。中亚是大陆腹地(心脏地带),独立后的中亚五国自然成为世界博弈重中之重地区。这主要的原因是:中亚和里海地区拥有丰富的能源储备,俄中美等国和国际组织对该地区的高度重视,毒品和恐怖主义泛滥的阿富汗是对邻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存在威胁的根源。这些因素促成了苏联解体后在中亚地区出现了新的竞争态势,大国战略博弈在此体现得愈演愈烈。俄中美等大国最近都对中亚提出了自己的战略设想。目前中国正在全力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国已成为中亚博弈的主要棋手之一。这些年来大国和国际组织在复兴丝绸之路下的博弈中亚重大举动主要有以下六项:

1.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1988年提出“综合研究丝绸之路-对话丝绸之路”项目,并以此激发国际社会对复兴丝绸之路的兴趣;

2. 日本内阁1997年提出“丝绸之路外交”,2004年再提出“中亚+日本机制”想以亚州大国身份促进日本同中亚之间的政治对话、经贸交往和社会文化交流;

3. 俄罗斯、印度、伊朗2000年提出建南亚-中亚-高加索-俄罗斯-欧洲铁路运输设想,从而大大降低运输成本;

4. 美国2005年提出“大中亚计划”,2011年国务卿又提出“新丝绸之路计划”,通过援助中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实现“能源南下”、“商品北上”的战略目标,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

5. 联合国开发署2008年发起投资430亿美元建230个项目的“丝绸之路复兴计划”试图改善丝绸之路沿线国的公路、铁路和港口的通关便利条件及其他问题;

6. 中国2013年9月与时俱进、顺势而为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构想:本着开放、包容、共享、共赢、共荣的态度同沿线国开展合作,推动中国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同时,带动中亚五国等沿线国共同发展。中国“一带一路”四大王牌和目的:产能输出、科技输出、资本输出和中企走出去。目的是与沿线国建成“一带一路”新的松散型区域性经济利益责任命运共同体。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构想提出近四年以来,中亚五国政府和民众反应良好基本认同,都愿同我国拓宽全方位合作,深化经贸合作关系并提高合作水平。作为直接对应,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总统2015年新年贺词中提出建设“光明之路”,乌兹别克斯坦前总统卡里莫夫批准“2015-2019乌兹别克生产本地化纲要”。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已初步形成“一轴两翼”合作布局:主轴是中亚地区在内的周边重点国家,西翼是非洲、中东和中东欧重点国家,东翼是拉美重点国家。作为周边国家中落实“一带一路”的重点国家,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在政治协作、战略合作、务实合作、人文交往等领域合作均达到很高水平。“中国制造”和“中国建造”受到中亚国家不同程度的欢迎。

  俄中美三国战略各有优势和弱点,其在中亚地区的发展定位和程度也很不同。三个大国战略在中亚即存在竞争又存在共同利益。随着三个大国战略的发展,中亚地缘政治的竞争性有增强的趋势,但在经济实践层面,则可能出现更多的交叉融合。中亚五国对待三个大国心态不一,他们的立场也直接影响到大国战略的推进。深入系统研究中亚五国真实的心态和立场变化,则是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一项基础工作。

四、 中亚新地缘政治的新动向

1. 哈萨克斯坦:

  2017年1月25日,77岁高龄的纳扎尔巴耶夫总统提出通过修宪向议会和政府让渡部分总统权力的方案。3月3日他在议会指出:宪法改革计划旨在促进社会民主化进程,加强议会权威,巩固政府独立和责任,改善执法和司法机构工作,完善宪法监督制度,议会和政府的权力将扩大,在国家管理所发挥的作用也将加强。哈国议会今年3月6日正式通过了哈萨克斯坦宪法改革的修正案,旨在降低总统的权力而将更多的权力赋予议会和政府。哈国总统权力部分移已开始交议会政府,这是继吉尔吉斯斯坦推行议会共和制后,第二个中亚国家开始进行削弱大总统-小议会制的改革调整。哈国总统接班人如何选举交接?自然而然成为目前中亚地区令人瞩目的一大焦点问题。2017年11日至15日纳扎尔巴耶夫总统访问中国并出席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此次访问为中哈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积极发展注入新的更大动力。2016年,哈萨克斯坦与中国双边货物进出口额为78.8亿美元,同比下降25.4%。2017年1季度中哈贸易额同比增加30%,出现明显好转。

2. 乌兹别克斯坦:

  新总统米尔济约耶夫2016年12月14日任职,即明确其执政主要任务:延续并发展老总统卡里莫夫多元化外交政策,推进改革步伐,确保乌安全稳定和经济发展,重点发展对中亚邻国、俄、华等合作。乌兹别克斯坦因跨境河流开发、领土和民族争议等问题,长期与邻国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关系不睦边境交火频发。他任代总统后在首次讲话中,就强调发展与中亚邻国的友好关系是乌外交的首要任务。他随后与中亚其他四国领导人频繁通话,派代表团赴吉、塔两国的边境地区开展经济交流。乌吉两国通过互派工作团,目前已经基本就50多段争议边界达成了一致。2017年2月,乌塔中断25年的直航最终恢复。乌与哈、土互动也十分频繁,2017年3月6日至7日,米尔济约耶夫正式首访土库曼斯坦、继而哈萨克斯坦,显示出其对邻国外交的重视。2017年11日至15日乌国总统访问中国并出席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此次访问为中乌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他在访华期间表示:乌方愿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契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乌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愿与中方在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框架内加强协调配合,把两国关系推向全新的水平。乌国愿意吸引中国更多投资,欢迎中国企业参加乌国基础建设和合作开发乌国经济开发区与工业园工农业、交通运输和旅游等方面的建设项目。乌国加强与中国合作的重要一点就是:乌国鼓励吸引中国银行和金融机构优贷投资乌国基础建设项目。目前中国已投资69亿美元成为乌国第一大投资来源国和第二大贸易伙伴国。2016年两国贸易额36.16亿美元。乌国政府将进一步深化在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的改革。乌将改革行政管理体制,限制各州、各部门领导人权力,预防并打击腐败行为,拉近政府与民众的距离。乌将通过改革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进一步鼓励私企和中小企业发展,推动工业快速发展,到2030年,将工业所占GDP份额从2015年的34%提高到40%。

3. 土库曼斯坦:

  1995年12月27日,通过了永久中立国宪法。独立后一直保持政治稳定、各民族和谐,经济长足发展,能源富国,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是世界上唯一向国民免费提供天然气、电、水和一系列其他福利的国家。现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实行大总统制。该国对外相对封闭,继续严格控制劳务市场,这对于中国企业走出去进土国带来很大难度。2012年中土贸易额为103.7亿美元,中土两国能源合作前景看好,相关人士预计到2020年,中土双边贸易额将有大幅度增长。

4. 吉尔吉斯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独立后奉行大国平衡、全方位务实外交政策。吸引外资、寻求外援为国内经济建设服务是其外交重点。吉尔吉斯斯坦作为一个内陆国,始终将加强与外部世界联系作为维护本国独立和主权的重要战略依托,借助外部资源,促进本国发展。另一方面看,吉国作为一个小国,可谓生活在大国夹缝中。是坚持平衡原则,还是亲西方或亲俄,对吉国外交是个极大考验。现总统阿塔姆巴耶夫重视发展同俄罗斯、中国、中亚邻国的关系,并将发展大国关系视作其外交的优先方向,积级参与地区经济合作。阿坦巴耶夫总统2017年11日至15日访华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他在访华期间表示:伟大的“一带一路”倡议将有助于加强国际合作、增进各方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中国是吉尔吉斯斯坦的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当前两国战略伙伴关系正高水平发展。吉方感谢中方长期以来给予的有力支持和帮助,愿同中方加强经贸、安全等各领域合作,积极推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中吉两国2016年贸易额15.5亿美元。

5. 塔吉克斯坦:现政府领导一方面想和俄罗斯、中国拉好关系,同时也积极靠拢美国,想得到西方更多的经济援助。同许多“一带一路”沿线国领导层一样,塔国不少领导人为钱袋子而对中国示好,但骨子里另打算盘。近来塔国经济下行,公务员和老百姓每月都领不到完整的工资和养老金,政府却一推再推。一旦国内外有大的风吹草动,塔国政权将危在旦夕,因此塔国政局命运多舛。独立前后伊斯兰教的影响迅速扩大。目前极端宗教势力呈发展势头。中国是塔国最大投资国和贸易伙伴,2016年两国贸易额18.85亿美元。

6. 中亚五国受国际因素的影响,泛起新一轮伊斯兰复兴思潮:

  1)2014年底北约及美军撤离阿富汗,后撤军时代的前景一直扑捉迷离,伊斯兰国(ISIS)中的中亚五国参战者倒流中亚;

  2)清真寺数量猛增。吉国境内现有清真寺2,500座。塔国独立前清真寺有79座,到1992年已猛增至2870座,现有清真寺3,500多座,其他三国清真寺数量也有所增加;

  3)民生困难导致宗教情绪上升。中亚五国中连世俗化较强的哈萨克斯坦也正经历一股伊斯兰化浪潮,民众按伊斯兰教规穿戴打扮、蓄胡须、阅读宗教书籍,互联网论坛上关于伊斯兰教的讨论大大增多;

  4)前些年中亚地区的“乌伊运”分子、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原教旨主义分子和新疆分裂分子曾组织新的宗教极端组织-中亚伊斯兰运动。目前该组织的目标是在整个中亚和中国西北部建立原教旨主义国家;

7. 中亚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宗教政治化全球性趋向起了催化作用,国家体制转型与民生需求二者不对称性为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提供了可乘之机。民族社会分层与贫困化加剧为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的扩大营造了社会温床。政府相关政策的缺失为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的危害加剧创造了条件,其根源是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对中亚五国新地缘政治负面冲击。

五、 中亚新地缘政治对中国利弊因素之影响

1. 中亚五国新地缘政治存在风险:

  新地缘政治影响大、新地缘政治风险较高,这是历史演变,也是严峻现实,需要坦然正视顺势而为;

  五国政体存在不稳定性,不能只与个别领导人家族打交道,加强实地深度调研真正知彼,实现“一带一路”初衷目的;

  国家基础设施落后,把握“一带一路”机遇,有的放矢打出四大王牌,真正实现同中亚合作开放、包容、共享、共赢、共荣;

  宗教问题较突出,主要是伊斯兰极端宗教,中国中亚需要联手重拳合击,达到即保护中国和中亚五国的国家统一安全,又维护本地区和平发展。

2. 中亚五国新地缘政治有利因素:

  1)苏联解体分成15个新的独立国家,中亚不再是过去的铁板一块,这极大减轻了中国传统的政治军事安全压力,可以分而对之,协调处理好与中亚五国各国睦邻友好关系;

  2)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打破俄美两国长期主导博弈中亚格局,形成在中亚地区俄中美三国鼎立三国稳定性,大大增强了中国在博弈中亚的话语权;

  3)中国加快发展同中亚五国的睦邻友好关系,逐步构建和谐的中国中西部和中亚五国等国家的周边国际环境;

  4)促进了中国与中亚五国在新地缘政治方面和而不同的制度化合作,在世界范围里培育出中国与中亚五国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的新型典范关系;

  5)不断密切深化与中亚五国的人文社会交流合作。中亚五国人民自古以来就喜欢中国丝绸、瓷器、茶叶和精美工业产品,很喜欢中国各种优质工农业设备和工艺技术。这种特殊的中国情结在中亚五国人民心目中一直深深珍藏。这种中国情结始于古代丝绸之路源远流长,由于上世纪60年代苏中交恶这种中国情结暂时被压抑到心底。伴随中国推出“一带一路”伟大构想,这种中国情结已经复苏还会生根开花,这将是“民心相通”的真正强大基础。

3. 中亚五国新地缘政治不利因素:

  1)中国属于“陆海复合国”,按照英国地理学家麦金德陆权论说法,中亚地区可能对中国构成一些伤害,这种伤害还来自博弈中亚的一些大国;

  2)中亚政局不确定性,政策多变性,中国威胁论,中亚地区“三股势力”活动猖撅,泛突厥主义和泛伊斯兰主义,毒品、走私、跨国犯罪等问题日益严重;

  3)中亚拥有丰富的油气矿产资源,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在多个大国争夺中,这些资源会供不应求,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进口该地区的能源矿产资源。

4. 中亚五国需强调国家的世俗性,反对政教合一;加强反对极端主义教育;强调通过完善相关法律制定工作、严格执法;加强网络管理,防止宗教极端主义渗透;实施相对平衡的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关系融洽等措施,达到遏制极端主义与减少恐怖主义犯罪,逐步实现社会稳定发展之目的。

  结语:中亚五国新地缘政治对中国而言利大于弊,在中亚五国新地缘政治特点下,中国可与中亚五国从求同存异逐渐发展到聚同化异,把中国与中亚五国之间的政治优势、毗邻优势、经济互补优势不断转化为务实合作共赢优势。今日中国必须以史为鉴总结经验,最大限度降低中亚新地缘政治风险对中国的影响,建成中国与中亚五国全方位战略合作伙伴,最终建成与中亚五国的利益、责任、命运共同体。中国持续发展和中西部稳定有益于中亚五国,中亚五国繁荣稳定同样也有益于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