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如何跟欧洲人讲“一带一路”?
6月2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在布鲁塞尔举行第十七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其中一个重要议题正是“一带一路”与“容克计划”的对接。遥远的欧洲人之所以对“一带一路”充满兴趣,有两大原因:一是丝绸之路是德国人李希霍芬1877年命名的——迄今国际上对“一带一路”研究最深入的就是德国智库,如席勒研究所,可以说,欧洲人拥有丝绸之路的“知识产权”。“一带一路”的“五通”也学习了欧洲一体化“四通”——商品、资本、劳务、人员自由流通的经验。二是欧洲人越怀疑和不满TTIP,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就越感兴趣,希望在大西洋关系之外有新的选择。笔者日前参加保加利亚斯拉夫基金会举办的“欧洲向东看”国际研讨会,对此就印象深刻。中国与中东欧国家“16+1”合作机制集中纳入“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下,更是互联互通引领中欧合作务实推进的鲜明写照。
总体判断,大凡对中国友好的,便积极评价“一带一路”;大凡对中国不那么友好的,便多怀疑之。大凡期待从中国崛起获益的国家,多看重“一带一路”可能带来的好处;大凡保守、害怕变化的国家,多质疑“一带一路”的动机与后果。总体来看,欧洲人对“一带一路”有两大期待,一是符合其自身利益——帮助欧洲企业公平竞争进入中国市场和“一带一路”项目,二是符合其价值观——人权、民主、法治,借助“一带一路”提自己要求。
笔者曾多次赴欧巡讲“一带一路”,体会到对欧洲人宣介“一带一路”,要切实注意“十少、十多”:
第一,少讲文明历史,多讲现实合作。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明交流之路,我们也提出与欧盟致力于建立文明等四大伙伴关系,因此对欧洲人讲“一带一路”,我们也自然把“文明”“历史”挂在嘴边。但正如欧盟智库“欧洲之友”中国问题专家莎达日前对来访的中联部代表团坦言的那样,“欧洲人听到‘文明’一词,首先想到昨日辉煌,与帝国兴衰相连,因而不舒服”。看来,要多讲“一带一路”给欧洲人就业、经济增长、再工业化等带来什么现实利益,才是根本。
第二,少讲欧亚,多讲东西方。
在今天的欧洲人看来,欧亚是俄罗斯的代名词。乌克兰危机之后,欧洲人可谓“谈熊色变”,对普京力推的欧亚经济联盟十分敏感。因此,“一带一路”对欧公共外交,要多讲东西方合作,少讲欧亚大市场。而对俄罗斯、马其顿、土耳其、伊朗、蒙古这些曾经横跨欧亚大陆帝国的国家,则可以多讲欧亚。此外,《马可波罗游记》曾流行于欧洲,激发欧洲人担心中国是否会入侵欧洲的联想。如今,除了对意大利人以外,“一带一路”也要慎提马可波罗。
第三,少讲战略,多讲计划。
现在对“一带一路”存在“对内讲战略,对外讲倡议”的现象,这当然是考虑到内外有别,避免外界对中国战略企图的担忧,且战略是单方面的。但是,全球化时代很难做到内外有别,而且在欧洲人的概念中,普遍觉得“倡议”太过空洞,不如“计划”具体,便于参与。欧洲也有许多战略如“里斯本战略”的提法,但相比之下,欧洲人对“马歇尔计划”更感亲近。因此,对欧洲人要多讲计划,不必急于将“一带一路”与“中国版马歇尔计划”撇清。欧洲人民党智库马腾斯中心日前在接待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一带一路”调研组时,还提出中国“一带一路”要学习“马歇尔计划”,比如在私有化、市场化方面的经验等。
第四,少讲宏观,多讲微观。
中国人善于宏大叙事,往往上下五千年、纵横千万里,但欧洲无此雄心,多关心具体项目。依笔者多次在欧洲宣介“一带一路”的经验,欧洲人对“一带一路”的误解正如油画理解中国山水画:无法企及大写意之境界!笃信“魔鬼在细节里”,欧洲人对抽象的不那么感兴趣,而是更在乎细节和具体,关心自己是否涵盖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列。这里就存在一个问题,抽象讲“一带一路”,欧洲人不好懂;具体拿所谓新华“一带一路”地图讲,不在沿线的欧洲国家又抱怨,甚至对你补充说明“一带一路”坚持“开放、包容”的原则也充耳不闻。结合这两方面情形,对欧洲人讲“一带一路”,总体上要多写实,少写意,对非沿线国家要多写意,沿线欧洲国家多写实。
第五,少讲结果,多讲过程。
随比利时国王访问武汉的欧洲友人告诉笔者,欧洲人对“武汉每天不一样”宣传口号见了就害怕。欧洲人心态不像中国人那么年轻,担心变化,害怕不确定性。笔者曾任中国驻欧盟使团外交官,在布鲁塞尔工作三年,走访过欧盟28个成员中的23个,深感欧洲发展也不平衡,对华态度不一。欧洲人心态老而保守,对欧洲人要像对待老人和孩子,多哄着点儿: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老人和孩子相似之处,就是心态较脆弱,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要多对欧洲人讲“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实质”。同时,欧洲国家多党制居多,很羡慕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说中国是“低头想五年,抬头想十年,心中想五十年”。因此,对中国人大谈“两个一百年”、“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时,可谓羡慕加嫉妒。欧亚中心主任卡梅隆告诉笔者,中国想得大而长远(China thinks big and long),让欧洲人担心会上“一带一路”圈套。这样,我们就不能对欧洲人讲“一带一路”将来给世界带来什么结果,而照顾欧洲人对程序、规则、法治的钟情,多讲过程:“一带一路”基于21世纪的全球化与地区合作理念,是绿色、环保、可持续的。
第六,少讲顶层设计,多讲基层参与。
欧洲社会党智库——欧洲进步中心提醒来访的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一带一路”调研组,一定要汲取TTIP教训——欧盟领导人靠顶层设计,走上层路线与美国谈判,结果惹急了欧洲人,引发欧洲议会反弹,给欧委会下达谈判建议,与美国谈判的每条内容都要欧洲议会逐一审议表决,导致进展缓慢。“一带一路”不能搞中国人习惯的自上而下(Up-dawn)那套,要入乡随俗,对欧洲人强调自下而上(button-up),强调基层、地区、行业全程参与,有利于争取民众支持和议会批准合作项目,这也是中欧人心相通的重要内涵。
第七,少讲推进,多讲分工。
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建设“一带一路”,已成为我们的口头禅,一些人还对“西进战略”念兹在兹,不仅让人担心,还误导我们自己。其实,以国内搞经济建设那套搞“一带一路”是不行的。对国际社会讲,应突出分工、分责。一味推进是军事扩张行为,强调地缘政治效应,什么改变世界经济地理和地缘政治格局之类的话,会吓坏欧洲人。对欧洲人就应多讲经济合作,将安全问题包含在地区治理环节,突出市场分工。对于自己分工参与的项目,欧洲人才放心,才有积极性、责任心。
第八,少讲机遇,多讲风险。
笔者在米兰、布鲁塞尔、布达斯迪拉伐、索菲亚等地讲“一带一路”给欧洲带来八大机遇时,欧洲人的普遍反映是——作为过来人,深知扩张之风险,我们过去都未做到,中国今天能做到?因此,对欧洲人讲“一带一路”恐怕还得多讲风险,少讲机遇——讲机遇也多讲共同机遇,讲风险应对之策,讲共担风险之道。强调“一带一路”之“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外,还要强调“共担”。只有战略才是自己担风险的,“一带一路”是地区合作倡议与发展计划,强调“共担风险”不仅符合市场化原则和国际规范,还能让人放心,增强合作的成就感。
第九,少讲国别,多讲欧洲。
笔者常拿重庆-杜伊斯堡的渝新欧铁路,讲“一带一路”给欧洲带来的便利。布鲁塞尔的朋友就提醒说,不能突出国别,尤其是德国,因为其他欧洲国家担心中国就盯着德国等发达经济体,嫌弃欧洲穷国,如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发展中国家,对此十分敏感。何况希腊债务危机把德国放在火上烤,“笨猪国家”对德国都有情绪呢。甚至像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16+1),可以放在“一带一路”框架下讲,但要强调互联互通是地区融合之道,尊重欧盟整体治理、法律体系,支持欧洲一体化,避免给人留下中国借助“一带一路”引诱、分化欧洲的错觉。
第十,少讲中国,多讲国际。
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深深烙在不少人脑海,甚至将“一带一路”当作西部大开发的延伸或中国对外援助与经济扩张。欧洲重要智库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ECFR)就曾发表“一带一路”是中国新的“大跃进”的报告,正是受到这些舆论的影响。一些人更是对中国主导、争夺规则制订权十分上心,甚至把“亚投行”说成是中国的,服务于“一带一路”的,不仅让欧洲人担忧,也有违常识。“一带一路”是中国的国际、地区合作倡议,并非中国战略。
这“十少十多”,归结为一句话,就是要尊重欧洲人的心态和关切,不能以己度人、一厢情愿。不同于中国强政府弱社会模式,欧洲是多层治理产物。向欧洲人宣介“一带一路”,主张对接“一带一路”与“容克计划”时,要多层沟通,既要跟欧盟机构接触,也要跟欧盟国家接触;既要跟中央政府接触,也要跟地方政府接触;既要跟精英接触,也要跟民间接触;既要跟企业接触,也跟行业接触,重视行会、商会的作用。只有让欧洲彻底失望于美国,彻底信赖中国,才能赢得欧洲,而得欧洲者得天下。不妨借鉴历史上的“老子化胡说”以接纳佛教,我们也应强调“一带一路”对古丝绸之路的继承与发展,是欧洲价值观的折射,是欧洲重新塑造世界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