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一带一路数据库!

全库
全文
  • 全文
  • 标题
  • 所属丛书
  • 作者/机构
  • 关键词
  • 主题词
  • 摘要
高级检索

您好,欢迎来到一带一路数据库!

中外经济特区比较研究

书 名: 中外经济特区比较研究

英 文 名:A COMPARATIVE STUDY OF SPECIAL ECONOMIC ZONES AMONG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作 者:刘伟丽 

I S B N:978-7-5228-2215-0

丛 书 名:

关键词: 经济特区 政策支持 评价指标 绩效评估 制度创新

出版时间:2024-01

中文摘要

本书立足于中国经济特区在改革开放中的功能定位,对中外经济特区的发展历史和现状进行比较,全面科学地总结了经济特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实践意义及其内在逻辑。本书以中外经济特区...展开

本书立足于中国经济特区在改革开放中的功能定位,对中外经济特区的发展历史和现状进行比较,全面科学地总结了经济特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实践意义及其内在逻辑。本书以中外经济特区的内涵与外延、理论与实践的范式选择、演进与路径选择的研判为基础,对中外经济特区的产生背景、发展情况、类型与模式、典型案例、功能与使命进行了系统比较,并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建设绩效评估,从而对经济特区政策支持体系和制度创新体系进行深入研究,对中国经济特区的演进机理和发展问题进行重点研究。以此为基础,本书从发挥改革开放优势、高质量发展、溢出与示范效应、营商环境建设制度化等方面提出了中国特色经济特区的发展路径选择。

为了清晰梳理中国经济特区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内在经济逻辑,充分凸显中国特色经济特区建设的制度优势,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特区深化改革开放、创新体制机制产生启发,本书从制度演进视角和动态研究视角,将主流经济学理论与各国经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全方位归纳和比较了中外经济特区在内涵与功能定位、理论与实践的范式选择、演进机理与路径选择、产生背景、建设和发展状况等方面的差异,并构建了涵盖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五大领域的经济特区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发现,中国特色经济特区建设遵循世界经济特区发展的一般规律,但在发展背景、建设基础、历史使命等方面具有特殊性,这些特殊性和差异符合中国国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凸显了中国经济特区发展的科学性和重要意义。

同时,本书基于对中国特色经济特区的演进机理与潜在发展问题的综合研究,以宏观层面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目标和现实需求为视角,从充分发挥改革开放的竞争优势、探索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模式、持续放大溢出与示范效应、推进营商环境建设制度化方面提出中国特色经济特区发展的路径选择,以此丰富世界开放型经济构建中的中国样本,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内涵,并为后续社会各界对中国特色经济特区的发展研究提供借鉴。

第一部分研究了中外经济特区的内涵与外延、理论与实践的范式选择、演进与路径选择。经济特区是指位于主权领土上一国海关边界以外的地区,具有明确划定的地理区域和地方管理,具有独特的利益、单独的海关、相对独立的行政程序,在监管和激励框架、基础设施服务、边界划分方面与国内其他地方有所不同。同时具有推动区域发展和经济增长、改善全球贸易关系和创造就业岗位的经济功能。其存在性和设立目标是中国经济研究的热点,主要涉及外商直接投资、减少失业、溢出效应等方面的影响。

中外经济特区的外延主要指其不同的类型以及功能定位。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贸易全球化的兴起,经济特区的类型日渐丰富。国外的经济特区类型主要包括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自由港、企业区、单一工厂出口加工区等,具有物流中心、多活动型经济特区、专业型经济特区、创新驱动型经济特区、广域区、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境开发区等多样化的功能定位。

中外经济特区所依托的理论主要包括新古典主义理论、不平衡增长理论和全球价值链理论。新古典主义理论认为,经济特区本质上是一种导致不公平竞争的扭曲战略,是一个具有较少经济贡献的生产飞地。不平衡增长理论认为,经济特区通过后向联系对经济产生催化效应。全球价值链理论认为,经济特区改变了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在中外经济特区研究的实践范式中,分别对比了发达国家美国和韩国,以及发展中国家俄罗斯和印度的实践情况。

中外经济特区的演进主要表现为经济特区数量持续增加、空间选择依托港口优势和模式向综合型发展等一般趋势。影响演进的要素可以从政府、企业、中介和环境等角度考虑。演进机理主要包括政府与企业间的博弈、各要素间的协同演化和区域非均衡到均衡的倒“U”形发展等。演进路径大体上按空间选择向协调式、模式选择向综合型和制度选择向开放型三个方向发展。

第二部分研究了中外经济特区的产生背景、发展情况、类型与模式、典型案例、功能与使命。中外经济特区的发展先后经历了初创探索时期、发展时期和深化拓展期。西方的经济特区设立时间比我国早得多,于16世纪就出现了经济特区的萌芽,而我国则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设立经济特区。中外经济特区建立背景的共同特征是参与全球竞争和资源分配、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地缘政治与历史使命、承接产业转移和作为对外开放的试验田等。通过对比中外经济特区发展情况,可以得知差异主要来源于区位、产业政策和历史文化等方面。未来经济特区的发展应专注于全面深化改革、兼顾效率和公平、优化发展模式和联动发展等方面。

中外经济特区的功能和使命有所不同,主要集中在制度环境、功能与范围、地缘考虑等方面。新时代的经济特区具有对外开放窗口和引进、示范带动、引领创新驱动、“走出去”、维护和实现国家统一等功能,肩负着成为更广泛的经济改革和新制度试验场、引领世界经济绿色低碳发展和实现数字经济时代新发展的使命。

第三部分研究了中外经济特区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测度、建设绩效评估。测度中外经济特区发展质量,对于准确评估国内外经济特区的发展情况具有重要意义。经济特区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含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等5个一级指标。其中创新发展指标包含创新能力、创新投入和创新环境等3个二级指标。协调发展则包含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协调、经济与法治协调发展、经济结构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以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等5个二级指标。绿色发展则包含资源利用效率、生态环境保护、绿色生活环境等3个二级指标。开放发展则包含对外开放规模、对外开放竞争力和对外开放结构等3个二级指标。共享发展涵盖基本医疗卫生公共服务水平、劳动就业保障、公共文化与体育、居民生活水平、居民生活压力和基础设施建设等6个二级指标。各个二级指标的权重可通过熵值法计算确定。同时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对比国内外经济特区发展情况,论证我国经济特区建设的成效。

第四部分研究了中外经济特区的政策支持体系、制度创新体系。中外经济特区的政策支持体系主要涉及税收优惠政策、财政政策、金融管理政策、产业政策等方面。税收优惠政策方面,主要集中于进出口税收、税费减免、税收缴纳期限等方面的政策支持。财政政策方面,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是重要的政策支持内容。金融管理政策方面,金融专项发展基金、金融创新奖、金融总部经济、互联网金融等都是特区金融管理支持政策的重要内容。产业政策方面,产业倾斜政策、重点产品发展政策、国家战略结合政策等是主要内容。

中外经济特区的制度创新方面,主要针对政府管理制度、社会服务制度、经济制度等方面的创新进行研究。其中,政府管理制度的创新主要包括行政管理制度、海关监管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创新。社会服务制度的创新则主要涵盖教育制度、旅游服务制度、生态环保制度和人才引进制度的创新。经济制度创新包含金融管理制度、贸易制度和税收制度的创新。

第五部分研究了中国特色经济特区的演进机理与路径选择。中国特色经济特区的演进机理主要包括经济增长极到均衡发展、开放型经济导向等内容。其潜在的问题有资源约束趋紧、外贸依存度较高和投资增速与消费增速的差距拉大等。中外经济特区的发展路径选择,主要涉及改革开放的竞争优势、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模式、溢出与示范效应、制度创新和营商环境建设、“双循环”引擎和文化建设等方面。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