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2022)》由一个总报告、十三个分报告组成。本书主要从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文化学、生态学等多个学科视角,以宏观经济、产业发展、科技创新、金融...展开
《广东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2022)》由一个总报告、十三个分报告组成。本书主要从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文化学、生态学等多个学科视角,以宏观经济、产业发展、科技创新、金融发展、乡村振兴、社会发展、人口增长、低碳经济、文化发展,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数字经济、城市群建设、旅游业发展等问题为切入点,深入研究、分析和总结了2021年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成绩、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以及2022年、“十四五”期间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主要趋势,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研究主要发现:2021年,广东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筑牢常态化疫情防控严密防线,深入推动“1+1+9”工作部署落地见效,“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扎实推进,畅通国内大循环和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功能不断增强,市场主体活跃,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扎实巩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势头良好,“一核一带一区”建设迈出新步伐,绿色低碳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民生事业发展取得新成效,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提升,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2022年,全省GDP预计增长5.5%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0%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10万人;为此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激发发展动力,通过做实做强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进一步畅通经济循环,通过城乡、区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进一步增强发展平衡性、协调性,通过保障和改善民生进一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通过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进一步守牢安全底线,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从主体内容来看,本书主要包括总报告、经济篇、社会篇和专题篇四个部分。其中,经济篇主要对广东宏观经济、产业发展、科技创新、金融、农业农村等领域形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主要发现:2021年,面对国内外风险和挑战增多的复杂局面,广东经济持续恢复,全省GDP达12.4万亿元,同比增长8.0%,连续33年居全国第一,经济总量全面超过韩国,东莞继广州、深圳、佛山之后,成为全省第四个经济总量过万亿元城市;依托规模大、韧性强的产业基础,广东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数字经济持续赋能,海洋产业、文化产业产值提速增长,总体呈现“快增长—趋稳定”的发展态势;区域创新能力连续5年排名全国第一,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进一步壮大,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创新体系有力支撑了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多层次开放型创新空间不断拓展;金融业增加值突破万亿元,居全国第一,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等重点任务扎实推进,金融系统总体运行平稳;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有力,粮食、蔬菜、水果等主要农产品实现全面丰收,“四个史无前例”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农村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社会篇主要从社会发展总体形势、人口发展形势等视角对广东社会形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主要发现:2021年,广东持续提升人民生活品质,深入推进平安广东、法治广东建设,进一步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社会发展总体形势良好;人口增长动力稳健,人口规模持续扩大,劳动年龄人口总规模依然庞大但增速放缓,人口老龄化加速,人口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口空间分布优化。
专题篇分别从低碳发展、文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大湾区城市群建设、大湾区旅游业发展等视角对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主要发现:2021年,绿色低碳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蓬勃发展,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得到全面普及;围绕“庆祝建党100周年”主题,广东扎实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珠三角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稳居全国首位,岭南文化“双创”工程令南粤遗珍重获新生,文艺建设成效显著;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纲”,广东强化与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深入实施“湾区通”工程,“轨道上的大湾区”加快形成,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稳健起步;数字经济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并在增强经济发展韧性和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以都市圈建设与都市圈融合发展为抓手,持续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内部的分工合作,建设大湾区统一大市场,世界级城市群形态初步具备;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正逐渐形成。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