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及所刊行之华侨华人论文
文章摘要
台湾地区的中国海洋发展史及华侨华人史研究,不仅在台海两岸,而且在亚太区域以至国际上都占据重要的地位。在相当长时期内,台湾学界是两岸四地之中国海洋发展史和华侨华人史研究的先导和主力,成就斐然。或许是台湾“孤悬于海”的地缘位置及其特殊的历史进程和政治环境使 然,台湾学界油然而生对包括台湾在内的中国海洋发展的紧密关注,也自然而然地重视在中华民族海洋发展史上扮演重要角色的华侨华人。作为台湾地区之中国海洋发展史及华侨华人史研究成果的集中呈现,《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第一至十辑)无疑是值得高度重视并特别推介的。《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由台湾地区“中央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前身为1981年成立的“三民主义研究所”,1990年改称“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2002年转型为“蔡元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2004年定名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编辑出版的专题学术文集,自1984年至2008年共刊行10辑11册,发表论文134篇。以出版周期和刊文
作者简介
-
翟崑:
东博会上习近平谈“一带一路”背后的深层含义
-
丁一凡:
“一带一路”为发展中国家增添动能
-
岳云霞:
经贸合作推动中拉“一带一路”共建行稳致远
-
郑永年:
中国在国际秩序中发挥重要作用
-
崔洪建:
中欧班列助力全球供应链安全畅通
-
朱克力: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积蓄经济发展动能
-
于洪君:
共建“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
-
张婷婷:
后疫情时代,如何构建“一带一路”倡议国际话语权
-
黄奇帆:
“双循环”战略是“一带一路”建设新契机
-
孙洪波:
拉美地区局部动荡:表现、根源及前景
-
张建平:
中国服务贸易“蛋糕”会越做越大
-
卞永祖:
中国新发展格局给全球化添活力
-
林永亮:
“一带一路”合作体系:基础框架与发展路径
-
史志钦:
用战略定力护航“一带一路”
-
刘中民:
共建“一带一路”是中阿关系的最大动力
-
梁海明:
发展“一带一路”绿色金融的挑战
-
门洪华:
“一带一路”与中国—世界互动关系
-
孙贤胜:
优化“一带一路”项目 突出能源安全重点
-
王南湜:
“共同体”命题的哲学阐释
-
黄勇:
开放合作共绘“一带一路”工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