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一带一路数据库!

全库
全文
  • 全文
  • 标题
  • 所属丛书
  • 作者/机构
  • 关键词
  • 主题词
  • 摘要
高级检索

您好,欢迎来到一带一路数据库!

联合国与环境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作者:李东燕 出版日期:2018年12月 报告页数:24 页 报告大小: 报告字数:19507 字 所属丛书:国际组织志 所属图书:联合国 浏览人数: 下载人数:

文章摘要: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环境问题就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70年代初期,环境问题开始被联合国视为与发展和安全问题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问题。长期以来,联合国在推动全球环境保护与改善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使生态问题、环境问题成为一项全球议题。在1992年联合国关于环境与发展问题的里约会议之后,当时的会议秘书长激动地说:“经历过这次会议,任何人都不会没有变化。在这次会议之后,世界将不再是以前的那个世界,外交将不再是以前的外交,联合国将不再是... 展开

文章摘要: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环境问题就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70年代初期,环境问题开始被联合国视为与发展和安全问题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问题。长期以来,联合国在推动全球环境保护与改善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使生态问题、环境问题成为一项全球议题。在1992年联合国关于环境与发展问题的里约会议之后,当时的会议秘书长激动地说:“经历过这次会议,任何人都不会没有变化。在这次会议之后,世界将不再是以前的那个世界,外交将不再是以前的外交,联合国将不再是以前的联合国,我们这个地球的前景也不可能———绝不可能———是以前那种前景。”①1972年6月5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133个国家的1300多名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这是世界各国政府共同探讨当代环境问题,探讨保护全球环境战略的第一次国际会议。会议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以下简称《人类环境宣言》)和《人类环境行动计划》。该宣言提出了人类改善与保护环境的26项基本原则,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是关系到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幸福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全世界各国人民的迫切希望和各国政府的责任”。此次会议决定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设立一个常设

收起

作者简介

李东燕: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获学士学位;1986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获硕士学位。2004~2005年在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所做访问学者。主要从事联合国及国际组织和国际安全方面的研究,发表过《论联合国与主权国家关系》(2000)、《安理会改革方案的比较分析》(2001)、《联合国安理会改革的中国视角》(2003)、《联合国的安全观与非传统安全》(2004)、《秘书长对联合国变革的影响:安南与潘基文之比较》(2008)、《如何评价联合国价值与价值整合》(2010)、《从国际责任的认定与特征看中国的国际责任》(2011)、《从平民保护到安全治理——加强联合国与所在国政府及民间组织的合作》(2014)等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