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产业投资状况和特点分析
文章摘要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之后,文化产业成为当前的热点话题。《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支持国有文化企业面向资本市场融资,鼓励文化与资本对接。国内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对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拉动作用,中央政府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对于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强劲的推动作用。中国的金融业则面临着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互联网金融崛起等因素导致的新竞争时代的到来,资本亟待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和新的发展空间,文化产业日益成为各类资本的目标。在政策红利和经济发展的作用下,我国文化产业投资5年间实现规模翻番,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文化产业的投资经验积累仍不足,专业的文化产业投资人才缺乏。因此,文化产业投融资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对于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具有战略意义。
作者简介
-
翟崑:
东博会上习近平谈“一带一路”背后的深层含义
-
丁一凡:
“一带一路”为发展中国家增添动能
-
岳云霞:
经贸合作推动中拉“一带一路”共建行稳致远
-
郑永年:
中国在国际秩序中发挥重要作用
-
崔洪建:
中欧班列助力全球供应链安全畅通
-
朱克力: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积蓄经济发展动能
-
于洪君:
共建“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
-
张婷婷:
后疫情时代,如何构建“一带一路”倡议国际话语权
-
黄奇帆:
“双循环”战略是“一带一路”建设新契机
-
孙洪波:
拉美地区局部动荡:表现、根源及前景
-
张建平:
中国服务贸易“蛋糕”会越做越大
-
卞永祖:
中国新发展格局给全球化添活力
-
林永亮:
“一带一路”合作体系:基础框架与发展路径
-
史志钦:
用战略定力护航“一带一路”
-
刘中民:
共建“一带一路”是中阿关系的最大动力
-
梁海明:
发展“一带一路”绿色金融的挑战
-
门洪华:
“一带一路”与中国—世界互动关系
-
孙贤胜:
优化“一带一路”项目 突出能源安全重点
-
王南湜:
“共同体”命题的哲学阐释
-
黄勇:
开放合作共绘“一带一路”工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