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一带一路数据库!

全库
全文
  • 全文
  • 标题
  • 所属丛书
  • 作者/机构
  • 关键词
  • 主题词
  • 摘要
高级检索

您好,欢迎来到一带一路数据库!

“北京共识”还是“中国经验”?

作者:黄平 出版日期:2015年08月 报告页数:19 页 报告大小: 报告字数:18130 字 所属图书:梦里家国:社会发展、全球化与中国道路 浏览人数: 下载人数:

文章摘要:“北京共识”这个说法是雷墨先生讲的,按中国的标准,这位雷墨还很年轻,他以前为《时代》杂志做编辑,在北京住了几年下来,越来越觉得拿西方现有的关于中国的“框”(sterotypes)来看中国当下的发展有问题,甚至有偏见,怎么也说不清楚,于是提出这么个新的说法,以区别于“华盛顿共识”。很多人会说,哪有什么北京共识啊?我们不是一直在摸着石头过河吗?的确,我们是在摸索、探索,其中不乏分歧、争论,很多问题并没有形成“共识”。而雷墨本人的意思恰恰是说,不论这... 展开

文章摘要:“北京共识”这个说法是雷墨先生讲的,按中国的标准,这位雷墨还很年轻,他以前为《时代》杂志做编辑,在北京住了几年下来,越来越觉得拿西方现有的关于中国的“框”(sterotypes)来看中国当下的发展有问题,甚至有偏见,怎么也说不清楚,于是提出这么个新的说法,以区别于“华盛顿共识”。很多人会说,哪有什么北京共识啊?我们不是一直在摸着石头过河吗?的确,我们是在摸索、探索,其中不乏分歧、争论,很多问题并没有形成“共识”。而雷墨本人的意思恰恰是说,不论这里有多少问题、风险、不确定性,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中国没有简单遵从“华盛顿共识”:“北京共识从结构上说无疑是邓小平之后的思想,但是它与他的务实思想密切相关,即实现现代化的最佳途径是‘摸着石头过河’,而不是试图采取休克疗法,实现大跃进。”其实,即使连所谓“华盛顿共识”,在华盛顿也是没有多少人知道的,更不用说有什么“共识”了,那不过是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之间很少部分人之间的“共识”。威廉姆森(Williamson)对此有很清楚的说明:“‘华盛顿共识’这个术语最初是在1989年提出的。在国际经济学研究所举办的一个会议中,我在论文中第一次使用

收起

作者简介

黄平:英国伦敦经济政治学院社会学博士(1991),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欧洲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华美国学会会长、中国世界政治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等,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国际合作局局长、美国研究所所长等。主编过的著作有《美国蓝皮书》(主编)、《社会蓝皮书》(副主编)、《美国研究》(主编)、《读书》(执行主编)等,现为《不列颠社会学》(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当代社会学》(Current Sociology)、《比较社会学》(Comparative Sociology)、《国际移民》(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igration)、《全球社会政策》(Global Social Policy)、《发展社会学》(Sociology of Development)等英文杂志国际编委。 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过的著作:《西部经验》、《公共性的重建》(上、下)、《中国与全球化:华盛顿共识还是北京共识》、《中国模式与“北京共识”》、《农民工反贫困》(中英文)、《梦里家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