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一带一路数据库!

全库
全文
  • 全文
  • 标题
  • 所属丛书
  • 作者/机构
  • 关键词
  • 主题词
  • 摘要
高级检索

您好,欢迎来到一带一路数据库!

“暹赈米”与潮汕善堂运作(1946-1948)

作者:欧俊勇 所属图书:华侨华人文献学刊(第二辑) 图书作者:张禹东 庄国土 陈景熙 何妍 出版时间:2016年03月
报告字数:13728字 报告页数:17页

文章摘要:本文介绍了抗战胜利后,为了救济华南地区的难民,重振祖国经济,以潮汕商人为主体的暹罗华侨救济祖国粮荒委员会在泰国成立。这一民间机构在成立之初就得到了泰国政府的支持,其对国内主要是赈米,开创了“暹赈米”模式。然而,为了保证赈济的有效性,委员会建立回国监赈团,负责物资运送回国,再通过善后救济总署的层级关系把物资分发到各地。最后各地利用善堂组织把赈济物资发放到受赈贫民手里。此过程,一方面生动再现了国民政府统治的层级关系,另一方面则展示了善堂在... 展开

文章摘要:本文介绍了抗战胜利后,为了救济华南地区的难民,重振祖国经济,以潮汕商人为主体的暹罗华侨救济祖国粮荒委员会在泰国成立。这一民间机构在成立之初就得到了泰国政府的支持,其对国内主要是赈米,开创了“暹赈米”模式。然而,为了保证赈济的有效性,委员会建立回国监赈团,负责物资运送回国,再通过善后救济总署的层级关系把物资分发到各地。最后各地利用善堂组织把赈济物资发放到受赈贫民手里。此过程,一方面生动再现了国民政府统治的层级关系,另一方面则展示了善堂在潮汕区域社会中的运作机制。

收起

作者简介

欧俊勇:欧俊勇,揭阳职业技术学院三山国王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