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一带一路数据库!

全库
全文
  • 全文
  • 标题
  • 所属丛书
  • 作者/机构
  • 关键词
  • 主题词
  • 摘要
高级检索

您好,欢迎来到一带一路数据库!

从唐诗看张掖的历史变迁

作者:石云涛 所属图书:丝绸之路与汉唐文学的关系 图书作者:石云涛 出版时间:2024年04月 所属丛书:
报告字数:14884字 报告页数:20页

文章摘要:张掖是汉代“河西四郡”之一,地处丝绸之路要道。魏晋南北朝时由于中原战乱,交通阻隔,西域胡商往往至张掖贩贸,其一时成为东西方贸易中心。唐代张掖大部分时间称为“甘州”。唐朝前期张掖是赴西域之丝路必经之地,是抗击吐蕃的后方基地。安史之乱中陷于吐蕃,丝路交通因而阻断。张议潮驱逐吐蕃人在河西的势力,迁居此地的回鹘人与归义军的关系以及归义军与中央政权的关系错综复杂,经过张掖通西域的交通道路并未复通,这些都在唐诗中得到展现。

作者简介

石云涛: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外国语大学长青学者。中国唐史学会理事,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理事,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丝绸之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唐诗之路研究会学术委员。从事汉唐历史与文学、丝绸之路与中外关系史研究。撰写专著《建安唐宋文学考论》《唐代幕府制度研究》《三至六世纪丝绸之路的变迁》《丝绸之路的起源》《汉代外来文明研究》《唐诗镜像中的丝绸之路》《魏晋南北朝丝绸之路与对外关系史研究》等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80多篇。曾获河南省优秀教师奖、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北京市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