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一带一路数据库!

全库
全文
  • 全文
  • 标题
  • 所属丛书
  • 作者/机构
  • 关键词
  • 主题词
  • 摘要
高级检索

您好,欢迎来到一带一路数据库!

世俗主义与印度的选择——评《印度教民族主义与印度殖民后期的政治语言》

作者:张婧 所属图书:北大史学(第26辑) 图书作者: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赵世瑜 出版时间:2023年12月
报告字数:11891字 报告页数:13页

文章摘要:近年来,印度作为一个影响力日益提升的后发展国家,其世俗化道路的明显转向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很多人不禁疑惑,印度还是一个世俗国家吗?或者说,印度独立后世俗主义的意识形态何以发生印度教转向?针对这一问题,利兹大学历史系教授威廉·古尔德于2004年出版的作品《印度教民族主义与印度殖民后期的政治语言》提供了独特的思考角度,且对理解印度“世俗主义”的历史语境有所助益。该著作着眼于印度殖民统治后期的历史,以独立前印、穆宗教社群冲突的核心地区联合省(现... 展开

文章摘要:近年来,印度作为一个影响力日益提升的后发展国家,其世俗化道路的明显转向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很多人不禁疑惑,印度还是一个世俗国家吗?或者说,印度独立后世俗主义的意识形态何以发生印度教转向?针对这一问题,利兹大学历史系教授威廉·古尔德于2004年出版的作品《印度教民族主义与印度殖民后期的政治语言》提供了独特的思考角度,且对理解印度“世俗主义”的历史语境有所助益。该著作着眼于印度殖民统治后期的历史,以独立前印、穆宗教社群冲突的核心地区联合省(现北方邦)作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了独立前印度国民大会党在世俗主义与印度教民族主义政治语言之间的选择与权衡。

收起

作者简介

张婧:张婧,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编辑,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博士后。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