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一带一路数据库!

全库
全文
  • 全文
  • 标题
  • 所属丛书
  • 作者/机构
  • 关键词
  • 主题词
  • 摘要
高级检索

您好,欢迎来到一带一路数据库!

从语言共同体到种族主义象征——近代“雅利安”观念在欧亚大陆的流传轨迹

作者:冀开运 杨田再杰 所属图书:中东研究 2022年第1期(总第84期) 图书作者: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 出版时间:2022年10月
报告字数:26030字 报告页数:22页

文章摘要:“雅利安人”作为纳粹种族主义理论的象征在近代世界历史中起到了非常负面的作用。然而“雅利安人”这一词语最早见于《阿维斯陀》《吠陀经》等古代典籍,是古代印度—伊朗人的自称,并无种族主义内涵。近代欧洲的知识分子赋予了“雅利安人”种族主义含义。从欧洲东方学衍生出来的历史比较语言学重新发现了古代“雅利安人”这一词语,并随之将其引入历史学与民族学的讨论之中。而从皮克泰、戈比诺到休斯顿·张伯伦等知识分子则不断将人种学与种族主义要素添加进对“雅利安人... 展开

文章摘要:“雅利安人”作为纳粹种族主义理论的象征在近代世界历史中起到了非常负面的作用。然而“雅利安人”这一词语最早见于《阿维斯陀》《吠陀经》等古代典籍,是古代印度—伊朗人的自称,并无种族主义内涵。近代欧洲的知识分子赋予了“雅利安人”种族主义含义。从欧洲东方学衍生出来的历史比较语言学重新发现了古代“雅利安人”这一词语,并随之将其引入历史学与民族学的讨论之中。而从皮克泰、戈比诺到休斯顿·张伯伦等知识分子则不断将人种学与种族主义要素添加进对“雅利安人”的讨论中,并最终形成了希特勒的人种优越理论。“雅利安人”观念在欧洲的演变体现了近代欧洲知识界将来自“东方”的知识单向度化、片面化、狭隘化,并最终彻底嬗变为欧洲种族主义的一部分,与其本身面貌大相径庭。

收起

作者简介

冀开运:冀开运,博士,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杨田再杰:杨田再杰,伦敦国王学院世界历史文化硕士研究生。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