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一带一路数据库!

全库
全文
  • 全文
  • 标题
  • 所属丛书
  • 作者/机构
  • 关键词
  • 主题词
  • 摘要
高级检索

您好,欢迎来到一带一路数据库!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规模、风险与监管——非传统信贷融资的视角

作者:郑联盛 胡滨 所属图书:中国金融监管报告(2014) 图书作者:郑联盛 尹振涛 胡滨 出版时间:2014年05月 所属丛书:
报告字数:21134字 报告页数:29页

文章摘要:影子银行是一个涉及产品、机构和市场的动态而复杂的三维体系,通常泛指传统商业银行体系之外的信用主体和业务活动,其最为基本的功能是期限转换、流动性转换以及信用风险转换。国内研究对影子银行的界定形成“监管说”、“风险说”和“非传统信用说”三个框架。本研究基于非传统信用的视角,估算中国的广义影子银行体系规模约为27万亿元,占银行业全部资产的比重约为19%。然而,影子银行体系的规模仅仅是中国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的一个层面。更为重要的是,在银行主导的金... 展开

文章摘要:影子银行是一个涉及产品、机构和市场的动态而复杂的三维体系,通常泛指传统商业银行体系之外的信用主体和业务活动,其最为基本的功能是期限转换、流动性转换以及信用风险转换。国内研究对影子银行的界定形成“监管说”、“风险说”和“非传统信用说”三个框架。本研究基于非传统信用的视角,估算中国的广义影子银行体系规模约为27万亿元,占银行业全部资产的比重约为19%。然而,影子银行体系的规模仅仅是中国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的一个层面。更为重要的是,在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内银行体系内部的非传统信用扩张机制(影子银行业务)是金融系统性风险累积的重要原因。虽然影子银行体系发展具有合理性和创新性,但也凸显出中国金融体系的体制机制弊端。目前,我国金融当局对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整体有效,但监管政策的针对性、完备性和可预期性仍有待提高,未来在继续鼓励和规范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的同时,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和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并深化中国金融体制改革。

收起

作者简介

胡滨:胡滨,法学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金融法律与金融监管研究基地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金融监管、金融法治以及资产证券化等。

郑联盛:郑联盛,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法与金融研究室助理研究员,金融法律与金融监管研究基地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金融监管、金融创新以及宏观经济等。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