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一带一路数据库!

全库
全文
  • 全文
  • 标题
  • 所属丛书
  • 作者/机构
  • 关键词
  • 主题词
  • 摘要
高级检索

您好,欢迎来到一带一路数据库!

1922年以来的经济发展简况

所属图书:爱尔兰 图书作者:陈志瑞 李靖堃 王振华 出版时间:2012年05月 所属丛书:
报告字数:7859字 报告页数:1页

文章摘要:爱尔兰作为传统的农牧业国家,素有“欧洲农村”之称。1922年“爱尔兰自由邦”政府成立时,只有少量的工厂企业,且大部分为传统工业部门——食品、饮料和纺织,几乎全部都是为国内市场生产。为鼓励发展工业,爱尔兰采用了选择性的保护政策。1932年进一步扩大对本国工业的保护,试图通过关税、配额、贷款和优惠等手段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尽管后来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农业依旧是该国经济的主导。20世纪60年代,爱尔兰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比例仍占36%;直至60年代末,爱尔... 展开

文章摘要:爱尔兰作为传统的农牧业国家,素有“欧洲农村”之称。1922年“爱尔兰自由邦”政府成立时,只有少量的工厂企业,且大部分为传统工业部门——食品、饮料和纺织,几乎全部都是为国内市场生产。为鼓励发展工业,爱尔兰采用了选择性的保护政策。1932年进一步扩大对本国工业的保护,试图通过关税、配额、贷款和优惠等手段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尽管后来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农业依旧是该国经济的主导。20世纪60年代,爱尔兰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比例仍占36%;直至60年代末,爱尔兰半数以上的出口仍为农产品,并用出口所赚外汇来购买重型机械、汽车、石化产品和动力燃料。20世纪前半期,爱尔兰的经济与其他欧洲国家相比,处于相对落后状态。在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影响下,工业停滞不前,由于过度依赖国内市场,增加就业的机会也十分有限。50年代爱尔兰经济的年均增长率只有2%,远低于欧洲的平均水平。这一状况加剧了国家的危机感,人们要求放弃贸易保护主义。从这时起,政府改行实施以发展贸易、吸引投资为主导的开放政策。为了促进出口和工业发展,50年代国家设立了出口署和工业发展局,提出了一系列激励工业发展、扩大工业品出口的措施。如在不发达地区建立工

收起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