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上指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共建“一带一路”面临的新形势。总体上看,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改变,经济全球化大方向没有变,国际格局发展战略态...展开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上指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共建“一带一路”面临的新形势。总体上看,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改变,经济全球化大方向没有变,国际格局发展战略态势对共建“一带一路”有利,综合分析来看,“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仍面临重要机遇。同时,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激烈竞争前所未有,气候变化、疫情防控等全球性问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前所未有,共建“一带一路”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开展国际合作要保持战略定力,抓住战略机遇,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国内和国际、统筹合作和斗争、统筹存量和增量、统筹整体和重点,积极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
2021年,中国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投资范围不断扩大,金额持续增长,但其投资安全依然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主要包括经济安全、金融安全、政治安全、社会安全、对华关系安全等因素。本报告基于相关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收集2010~2021年相关数据,构建含5个一级指标、39个二级指标的投资安全评价模型,并以“投资安全指数”作为综合衡量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投资所面临的安全参考。
总体看来,“一带一路”国家的投资安全指数存在差异,基于国别视角,卢森堡、新加坡、马耳他位居前三,叙利亚、委内瑞拉和利比亚投资安全指数最低;基于区域视角,中东欧和其他欧洲国家整体水平最高,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北非整体水平最低。各区域投资安全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其他欧洲国家、中东欧、东北亚、东南亚、中亚、南亚、北美洲、太平洋岛国、西亚、南美洲、北非、撒哈拉以南非洲。
2008年金融危机后,特别是新冠疫情之后,全球范围出现整体需求低迷、总体投资萎缩的现象,许多新兴市场国家发生汇率波动、GDP增长放缓、外债增加等不利于投资安全的事件,风险持续累积使2011~2014年和2020~2021年的投资安全分数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但从总体上看,近年来许多国家在5G通信、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领域的投入和经济体量大国的逐渐复苏,为全球投资安全注入新的能量。
虽然各国投资安全态势各不相同,但呈现一定的区域集聚性特点,冷热点分析是较好的识别空间特征集聚状态的分析方法。综合来看,冷热点区域的时空变化较小,冷热点的区域位置分布较为固定,并未随时间发生较大转移。2011~2021年投资安全的热点区主要分布于中东欧和其他欧洲国家区域及东南亚区域,十年间仅发生热点集聚程度的变化,而未发生位置的转移。就冷点区而言,西亚、北非及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整体投资安全水平较低,始终位于冷点区域,但不少非洲国家如南非的整体投资安全水平有所上升,冷点聚集程度下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