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自愿性承诺成为重要手段,不断创新技术治理策略
来源:《人工智能治理蓝皮书(2024年)》 作者: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发布时间:2024-12-27一方面,头部科技企业积极寻求与监管者沟通合作,力求通过自愿承诺、自我约束的方式参与AI治理。2023年,先后两批共15家大模型开发、软硬件厂商等企业向美国政府作出自愿性承诺,承诺将履行红队测试、数字水印等义务。①随后,美国将这些企业所承诺采取的治理工具推向国际,逐渐转化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的通用手段,对全球人工智能治理的具体落地方案发挥了实质性影响。另一方面,企业探索开发新技术治理策略,并创新制度解决方案。例如,IBM 推出了AI FactSheets 360 网站,提供关于人工智能模型重要特征(包括目的、性能、数据集、特征等)的“情况说明书”组装方法。②OpenAI提供“版权盾”(Copyright Shield)侵权赔偿基金,解决用户因使用GPT而引发的版权纠纷;提出漏洞赏金计划等。Anthropic公司发起人工智能宪法(Constitutional AI)公众参与计划,探索公众价值观和不同偏好。③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产业竞争加剧,危及企业自愿承诺落地实践。2023年以来,谷歌、Meta、亚马逊等厂商接连升级大模型产品,激烈竞争局势下OpenAI旗下产品用户访问量一度出现负增长。国内来看,大模型厂商打响价格战,各大企业通过降价策略抢占市场份额。例如字节豆包大模型在B端市场的定价为0.0008元/千Tokens,比行业便宜99.3%。激烈的市场竞争恐迟滞行业的安全治理落地实践。继2023年11月OpenAI“换将风波”之后,2024年5月,OpenAI超级对齐团队两位负责人接连离职,OpenAI进而解散了代表公司安全负责任形象的超级对齐团队。微软、谷歌也相继解散道德伦理团队,安全承诺的效力受到一定影响。
① 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statements-releases/2023/09/12/fact-sheet-biden-harris-administratonsecures-voluntary-commitments-from-eight-additional-artificial-intelligence-companies-to-manage-the-risks-posed-by-ai/
② IBM Research,"IBM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illars’(30 August 2023),
③ https://www.anthropic.com/news/claudes-constitution
内容节选自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人工智能治理蓝皮书(2024年)》,2024年12月发布。原文链接:https://www.caict.ac.cn/kxyj/qwfb/bps/202412/P020241227660032159191.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