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16世纪,曾建立班加苏、腊法伊和宰米奥等三个部落王国。1891年沦为法国殖民地。1910年被划为法属赤道非洲领地,称乌班吉沙立。1958年12月1日成立自治共和国。1960年8月13日宣告独立,成立中非共和国。1976年12月成立中非帝国。1979年9月废除帝制,恢复共和。1991年实行多党民主制。1993年9月昂热-菲利克斯·帕塔塞在首次多党大选中当选总统,帕并于1998年蝉联总统。2003年3月,前总参谋长弗朗索瓦·博齐泽·杨古翁达率部攻占班吉,推翻帕塔塞政权并就任总统。2005年当选总统,2011年蝉联总统。
【首都】
班吉(Bangui),人口约96万(2023年)。最炎热的月份是2月,气温21~34°C。最凉爽的月份为7~8月,气温21~29°C
位于非洲大陆中部,内陆国家,东接苏丹、南苏丹,南接刚果(布)、刚果(金),西连喀麦隆,北邻乍得。面积62.3万平方公里。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南部属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气温26℃。5~10月为雨季,11月~次年4月为旱季。
全国划分为7个大区,共19个省、1个直辖市(首都班吉)。
574.2万(2023年,数据来自世界银行)。全国共有60多个民族,主要有巴雅、班达、班图、桑戈等,其中巴雅族人数最多,班达族分布最广。官方语言为法语、桑戈语。居民约50%信奉基督教,约15%信奉伊斯兰教,其余信奉原始宗教。
2012年12月,“争取团结民主力量联盟”等数支反政府武装组成联盟“塞雷卡”,连续攻占北部和中部多座城市,中非安全形势恶化。3月24日,“塞雷卡”武力推翻博齐泽政权。根据中部非洲国家经济共同体特别峰会决议,中非全国过渡委员会于4月12日成立,宣布启动18个月的过渡期,“塞雷卡”领导人乔托迪亚当选过渡期国家元首,原全国联合政府总理尼古拉·蒂昂盖伊(Nicolas Tiangaye)留任。2014年1月,乔托迪亚和蒂昂盖伊在中共体特别峰会上辞职。中非过渡委选举卡特琳娜·桑巴-庞扎(女)为过渡国家元首。7月,中非全国和解与对话论坛在刚果(布)首都布拉柴维尔举行,中非各武装和政治派别、公民社会和宗教团体代表出席并签署停火协议。9月,联合国中非共和国多层面综合稳定团(MINUSCA)接管非盟部队在中非维和任务。2015年12月30日和2016年2月14日,中非分别举行总统选举首轮和第二轮投票,中非前总理、独立候选人图瓦德拉在第二轮投票中以62.7%的得票率当选总统。2019年2月,在非盟主导和联合国支持下,中非政府同境内全部14个武装团体签署和平协议。2020年12月27日中非总统和立法选举前,中非各派展开激烈博弈,并爆发武装冲突。在国际社会特别是联合国维和部队支持下,大选最终如期平稳举行,现任总统图瓦德拉首轮胜出实现连任。
·宪法
2013年3月博齐泽政权被推翻后,宪法被废除。7月,过渡委员会审议通过《过渡宪法草案》,过渡国家元首乔托迪亚签署法令,宣布《过渡宪法》生效。2015年12月13日,中非举行新宪法全民公投,新宪法以93%支持率获通过。2023年7月,中非通过修宪公投,将总统任期由5年延长至7年,并取消总统连任限制。
·议会
实行一院制,即国民议会,共有140个席位。中非于2020年12月27日举行立法选举首轮投票,2021年3月23日和7月25日举行补选。2021年5月5日,中非前总理、执政党“团结一心运动党”(MCU)全国执行总书记萨兰吉当选新任议长。
·司法机构
主要司法机构有宪法法院、最高法院、行政法院、审计法院、仲裁法院、普通法院和法庭等。2013年3月,“塞雷卡”武装夺权后,原司法机构被解散,目前正在逐步恢复重建。2015年6月,中非政府成立“中非特别刑事法庭”(Cour pénale spéciale de la Centrafrique),负责调查审理中非2003年以来包括反人类罪和战争罪等严重违反人权的罪行。
·政党
1991年4月起实行多党制。目前全国有合法政党40多个,主要有:
(1)“团结一心运动”政党联盟(Mouvement Coeurs Unis,MCU):2018年11月由支持图瓦德拉总统的20多个政党和非政府组织组建。“团结一心运动”(简称“运动”)选举产生由10人组成的全国执行局和20名全国书记,时任总理萨兰吉被选为全国执行书记,行使总书记职权。“运动”规定该组织为中间、民主、世俗和统一的政党联盟。
(2)劳动党(Parti KWA NA KWA,KNK):原名KNK全国联合会(Convergence Nationale-KWA NA KWA,KWA NA KWA系博齐泽总统竞选口号,在桑戈语中意为“劳动,艰苦地劳动”)。2004年12月为支持博齐泽参加总统选举成立,由支持博参选的中小政党、社会团体、民间协会和独立人士等组成。全国代表大会是最高决策机构,下设全国执行局,为最高领导机构。2009年8月更名为劳动党,博齐泽任党主席。2013年3月,博齐泽政权被推翻后,该党丧失执政党地位。
(3)中非人民解放运动(Mouvement de Libération du Peuple Centrafricain,MLPC):1978年成立,1981年取得合法地位。1993年党主席昂热–菲利克斯·帕塔塞(Ange-Félix Patasse)在首次多党选举中当选总统,该党成为执政党。2003年帕被博齐泽推翻后流亡国外。2007年6月,该党召开代表大会,前总理马丁·齐盖莱(Martin Ziguélé)当选党主席。2020年12月,齐盖莱在中非总统选举首轮投票中以7.46%得票率位列第三。
(4)中非民主联盟(Rassemblement Démocratique Centrafricain,RDC):1987年2月成立。创始人为前总统安德烈·科林巴(André Kolingba)。科林巴执政时期,该党曾是中非唯一合法政党。科林巴因病旅居巴黎后,该党分裂为正统派和革新派。2010年2月科林巴逝世后,纳孔波担任党主席。安德烈·科林巴之子德西雷·科林巴(Désiré Kolingba)2015年2月当选党主席,并作为该党候选人在2015年中非总统选举中以12.04%的得票率位列第三。
(5)中非复兴联盟(Union pour le Renouveau Centrafricain,URCA):2013年10月成立。创始人兼党主席为前总理阿尼塞–乔治·多罗盖莱(Anicet-Georges Dologuélé),属于社会民主党阵营。2015年7月,该党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多罗盖莱被本党推举为总统候选人。12月,多罗盖莱在总统选举第一轮投票中以23.74%的得票率位列第一,但在2016年2月第二轮投票中以37.3%得票率败给图瓦德拉。2020年12月,多罗盖莱在总统选举首轮投票中以21.01%得票率位列第二。
(6)民主进步联盟(Union Nationale pour la Démocratie et le Progrès,UNDP):2014年7月正式成立。党主席米歇尔·阿米那(Michel Amine)于2014年11月在本党第一届代表大会上被推选成为2015年总统选举候选人,但其提名2015年12月被中非过渡宪法法院判定无效。
(7)恢复民主人民军(Armée pour la Restauration de la Démocratie,APRD):原反政府武装,现反对党。2005年12月成立,系亲前总统帕塔塞武装力量。最高领导机构为政治局,党主席为前国防部长德马福特。2008年5月与政府签署一揽子和平停火协议。10月,博齐泽总统特赦德。12月,德参加包容性政治对话,当选解武、复员、重新安置委员会主席,将APRD注册为合法政党。
其他政党还有:争取进步爱国阵线、国家团结党、争取进步爱国阵线、现代民主论坛、民主自由党、公民论坛、争取共和联盟等。
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80%以上的工业品靠进口。木材、钻石、棉花、咖啡是经济四大支柱。20世纪90年代初曾3次同国际货币基金和世界银行达成协议,执行结构调整计划。因政局持续动荡,战乱不止,生产无法正常进行,经济形势不断恶化。博齐泽总统上台后,整顿林、矿业,严格审查并重新签发开采许可权,打击偷税漏税,整治贪污腐败,努力争取外援,取得一定成效。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非木材、钻石出口收入下降。2009年6月,中非达到重债穷国减债倡议完成点,获得7.63亿美元债务减免。2012年底以来,中非局势再次动荡,经济遭受重创,政府财政极度困难。2016年图瓦德拉总统就职以来,重视经济发展,积极争取国际援助,重点发展农业,优先保障饮用水、能源、教育、卫生、交通等基础设施服务,鼓励私营企业发展带动青年就业。总体经济形势有所好转。
·资源
矿产主要是钻石,储量4000万克拉。此外还有铀(储量2万吨)、铁(储量350万吨)、石灰石(储量800万吨)、黄金、铜、镍、锰、铬、锡、汞等。北部地区发现有石油。森林面积10.2万平方公里,盛产热带名贵木材。水力资源丰富。北部和东部有大象、犀牛等野生动物资源。
·基础设施(来源:世界银行)
可再生内陆淡水资源总量(十亿立方米):141(2021年)
固定宽带订阅数(每百人):0.02(2022年)
移动流量订阅数(每百人):34(2021年)
通电率(占人口百分比):17.6(2023年)
·工业
2020年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6.7%。加工工业十分落后。工业企业主要集中于首都班吉,以生产进口替代产品为主。主要工业有:食品加工、机械组装(自行车、摩托车等)、日用化工、电力、卷烟、啤酒、纺织、皮革等。出口行业主要为木材、钻石、农产品。矿业目前限于钻石和黄金开采,以手工操作为主,近年来钻石年产量30多万克拉。2020年钻石出口额约为1030万美元。
·农牧渔业
2021年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0.1%,全国从事农业的人口约180万。可耕地约510万公顷,已耕地约60万公顷。主要种植棉花、咖啡、木薯、花生、玉米等作物。(资料来源:世界银行)
林业一度发展较快,2000年超过钻石成为第一大出口创汇产业。2008年,中非政府出台《森林法》,要求木材企业在中非加工量必须达到70%,原木直接出口量不得超过采伐量的30%,并对未按期递交月度生产和出口报告的公司实施制裁。2020年木材出口额约9390万美元。
·交通运输
无出海口,亦无铁路,空运规模很小,主要靠公路和河运。
·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主要靠税收。局势陷入动荡后政府财政收入大幅下滑,2022年政府收入预计为2.16亿美元、支出4.80亿美元,外汇储备5.23亿美元。(资料来源:2022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对外贸易
主要出口木材、钻石、咖啡、棉花和烟草,进口轻工、纺织、粮油食品和石油产品。2020年,中非主要出口对象国是法国、阿联酋、喀麦隆、中国、瑞士;主要进口来源国是法国、中国、喀麦隆、尼泊尔、丹麦。2023年对外贸易额7.62亿美元,其中出口额0.59亿美元,进口额7.03亿美元。
·人民生活
在2022年联合国公布的世界191个国家人类发展指数排名中列188位。人均寿命52.8岁。职工最低工资1.3万中非法郎,公职人员还享受相当于工资10%的补贴。医疗卫生落后,全国仅有医疗机构786个,其中117家为私营,公共卫生从业人员3314名,其中护理人员1915人,平均每1.25万人拥有一名医生。65%的人口能在5公里范围内就医。平均1075人占有一张病床,首都和外省的医患比例分别为1:6000和1:90000。婴儿死亡率96.1‰。中非为疟疾和艾滋病高发区,15至49岁成人艾滋病感染率为2.7%(2021年)。
1960年独立后在法国帮助下创建军队,全国划分为四个军区。实行义务兵役制,服役期两年。
2006年,中非武装力量共3150人,其中陆军和总统卫队共2000人,空军150人,宪兵1000人。2016年3月过渡期结束后,新的国家军队正在整编和组建中。2018年7月,图瓦德拉总统任命马马杜上校(Zephirin Mamadou)为中非国防军总参谋长。
奉行睦邻友好、不结盟和多元化外交政策,强调外交为本国利益服务。以争取外援为重点积极展开外交活动,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西方国家及国际与地区组织关系。
·政治关系
1964年9月29日,两国建交。1966年1月博卡萨上台后,同中国断交。1976年8月20日,双方签署两国关系正常化公报。1991年7月8日,中非政府同台湾“复交”,中国与中非中止外交关系。1998年1月29日,两国签署联合公报,决定恢复大使级外交关系。复交以来,两国关系不断巩固和加强。
2024年9月,图瓦德拉总统来华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习近平主席同其会见。双方一致同意将两国关系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
中方访问中非的主要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刘宁一(1965年3月)、国务委员张劲夫(1986年12月)、国务委员兼国家教委主任李铁映(1989年11月)、外交部长唐家璇(2001年1月)、外交部长李肇星(2007年1月)、国家民委主任杨晶(2010年12月以胡锦涛主席特使身份出席中非独立50周年庆典)、全国政协副主席罗富和(2011年11月)、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2016年3月以习近平主席特使身份出席中非总统就职典礼)、全国政协副主席郑建邦(2019年4月)、浙江省政协副主席陈小平(2024年9月)。
中非方访华的主要有:总统让-贝德尔·博卡萨(1976年11月)、军委会主席安德烈·科林巴(1983年7月)、外交和国际合作部长让·路易·普西米斯(1987年5月)、外交部长米歇尔·贝泽拉-布里亚(1988年7月)、总统安德烈·科林巴(1990年4月)、议长米歇尔·多科(1990年7月)、外交国务部长让·梅泰-亚彭德(1998年9月)、总统昂热-菲利克斯·帕塔塞(1999年6月)、总统弗朗索瓦·博齐泽(2004年8月、2009年9月,2010年9月来华出席上海世博会中非国家馆日活动,2012年9月来华出席厦洽会和宁洽会)、外长科姆·祖马拉(2006年11月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级会议)、外长安托万·甘比(2012年出席中非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外长萨米埃尔·朗巴(2015年8月作为中非驻华使馆客人来华)、总统福斯坦·阿尔尚热·图瓦德拉(2018年9月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2024年9月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议长森普利斯·萨兰吉(2023年7月来华出席第三节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暨首届世界汉学家大会)、外长茜尔维·拜波(2024年4月)。
2021年11月,中非外交、法语国家事务和海外侨民部长拜波出席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同其会见。
·经贸关系
1991年7月以前,中国向中非提供了大量援助,承担了多个成套项目,已建成的有勃亚利农技站、宾博广播发射台扩建、班吉友谊医院和姆波科农业项目等。1998年1月两国复交后,双方经贸合作逐步恢复,迄今已完成宾博综合医院、经济住房、博冈达体育场、宾博电台设备更新维修和小学校等项目。2012年底中非危机爆发后,正在实施的博阿利3号水电站、班吉断桥等项目全部停工。2015年下半年,随着中非局势逐步向好,双方有关部门和企业已着手探讨有关项目复工工作。2016年6月,援中非太阳能示范项目完工。2018年3月,班吉萨贝格断桥竣工通车仪式举行。2023年3月,援中非光伏电站项目完工并交付中非方。目前正在实施菌草技术援助等项目。
两国政府曾于1976年签订贸易协定。1998年两国复交后于2000年11月重新签订《贸易、经济和技术合作协定》。2022年,双边贸易额0.77亿美元,同比下降5.1%,其中中方出口额0.52亿美元,同比增长15.2%;进口额0.25亿美元,同比下降30.6%。中方主要出口机电产品,进口原木和锯材。 2023年,双边贸易额0.83亿美元,同比增长8.1%,其中中方出口额0.54亿美元,同比增长4.8%;进口额0.29亿美元,同比增长14.8%。中方主要出口机电产品,进口原木和锯材。
·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等交流与合作
1980年6月,中国和中非两国政府签署了文化合作协定。1998年6月,中非旅游、艺术、文化部长贝依纳·班迪访华期间两国政府重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中非共和国政府文化协定》。从1977年起,中国开始接受中非留学生来华学习进修。两国复交后,中国恢复向中非提供奖学金。班吉大学孔子学院于2021年6月正式开课,由渤海大学承办。
1976年11月,中国政府与中非政府首次签订《关于中国派遣医疗队赴中非工作的议定书》。中国自1978年起向中非派遣医疗队,1991至1997年中断,1998年两国政府复签议定书。2013年1月因中非局势动荡中国医疗队撤回,2017年12月复派。迄今,中国共向中非派出医疗队18批276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