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为查鲁亚印第安人居住地。1516年西班牙探险队到达。1726年西班牙殖民者建立蒙得维的亚城,开始殖民统治。1810年何塞·阿蒂加斯发起独立运动。1825年8月25日,胡安·安东尼奥·拉瓦耶哈等一批爱国者收复蒙得维的亚城,宣告乌拉圭独立。1903年,红党的何塞·巴特列·奥多涅斯当选总统后,以畜牧业为依托,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和服务业,奠定了国民经济发展基础。20世纪上半叶,乌拉圭政治稳定、福利优厚、社会安宁,被誉为“南美瑞士”。60年代末经济出现困难,社会矛盾激化,局势动荡。1973年2月军人政变上台,实行独裁统治。1984年,军政府还政于民,乌拉圭恢复民主宪制。
位于南美洲东南部,乌拉圭河与拉普拉塔河的东岸。面积17.62万平方公里。北邻巴西,西界阿根廷,东南濒大西洋。海岸线长660公里。地势平坦,丘陵和草原相间,平均海拔116.7米。属温带气候,1~3月为夏季,气温17℃~28℃,7~9月为冬季,气温6℃~14℃。年降水量由南至北从950毫米递增到1250毫米。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结束军人独裁统治后,乌民主政体不断巩固。2005年至2020年,乌中左翼政党联盟广泛阵线先后三次赢得大选,并连续执政15年。其间,广泛阵线政府致力于深化体制改革,组建高效节约型政府,高度关注民生,以优化财富分配、整饬治安、消除贫困为施政重点,优先帮扶弱势群体。2019年11月,民族党候选人路易斯·阿尔韦托·拉卡列·波乌当选总统,并于2020年3月1日就职,任期5年。2020年拉卡列政府执政以来,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拉动经济复苏作为工作重点,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冲击。目前乌政局保持稳定。
·宪法
1830年7月18日颁布第一部宪法,后经多次修改。1951年宪法废除了总统制,设立国务会议(最高行政权力机构)。1966年修宪恢复总统制。1973年军人政变后废除宪法。1985年民选政府执政后恢复。目前实施的是1996年修改并经全民公决通过的宪法。宪法规定:乌拉圭实行民主共和制,三权分立。设总统和副总统各一名。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兼武装力量最高统帅。总统、副总统和各省省长均由公民直选产生,任期五年。总统不能连任,可隔届再次参选。现任副总统为贝亚特里斯·阿希蒙(Beatriz Argimón,女),2020年3月就职。
·议会
两院制。参、众两院分别由31名参议员和99名众议员组成,任期五年,可连选连任。其中国会主席兼参议长由副总统兼任。众议长由众议员选举产生,任期一年。每年3月15日至12月15日为国会会期。闭会期间,由参、众两院组成常设委员会主持日常工作。现任众议长为民族党议员安娜·奥利韦拉(Ana Olivera),2024年3月就职。本届国会于2020年2月15日组成。
·司法机构
最高法院由5名大法官组成,需经国会批准。大法官任期十年,退休年限为70岁。院长由5人轮流担任,任期一年。现任最高法院院长为多丽丝·莫拉莱斯·马丁内斯(Doris Morales Martínez,女)。
·政党
主要政党有:
(1)民族党(Partido Nacional):又称白党(Partido Blanco)。执政党,议会第二大政治力量。1836年成立。代表农牧业主利益,在内地特别是农村影响较大。政治上主张维护国家主权、公民自由和宪法,追求正义的民主社会。主张改革经济、社会和国家体制。奉行独立自主、多元化外交政策,在自决和不干涉原则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发展关系。1973年被军政府取缔,1982年恢复合法地位,曾于1990~1995年执政。2002年10月退出与红党的执政联盟。2019年11月,民族党与红党、独立党、公开市政党组成政党联盟,候选人拉卡列赢得大选。党内有“勇往直前”(Todos Hacia Adelante)和“全国联盟”(Alianza Nacional)等派系。党的最高领导机构是全国领导委员会。现任主席为马卡雷娜·鲁维奥(Macarena Rubio)。
(2)广泛阵线(Frente Amplio):在野党,中左翼政党联盟,议会第一大政治力量。成立于1971年,包括人民政府运动、社会党、基督教民主党、共产党等派别。1973年被军政府取缔,1982年恢复合法地位。1989年、1994年两度竞选首都市长成功。1994年同其他左翼政党组成进步联盟—广泛阵线。2004年,新多数派加入,改名为进步联盟—广泛阵线—新多数派。2005年再次改名为广泛阵线。1994年、1999年和2004年三次推举联盟主席巴斯克斯参加总统选举,前两次未获成功,第三次在大选首轮投票中胜出。2005-2020年连续执政15年。该党以社会民主主义为指导思想,认为民主应包括政治、经济、社会三方面内涵:追求政治民主,反对集权统治;追求经济民主,反对贫困;追求社会民主,主张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在对外交往中主张通过对话和平解决争端,捍卫自决,反对干涉、封锁、以大欺小。现有20多个左派政党和派别,主要有“人民参与运动”(Movimiento de Participación Popular)、“乌拉圭大会”(Asamblea Uruguay)、“新空间”(Nuevo Espacio)等。现任主席费尔南多·佩雷拉(Fernando Pereira)。
(3)红党(Partido Colorado):执政联盟成员,议会第三大政治力量。1836年成立。传统中右翼政党,代表工商资产阶级、社会民主主义者和自由职业者利益。信奉民主、自由、参与、社会公正原则。对内主张建立合理的国民经济体系,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公平分配收入。对外强调民族自决和不干涉政策,主张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积极参与和推动多边合作及拉美地区一体化。历史上曾执政100多年,1973年被军政府取缔,1982年恢复合法地位,1984年、1994年和1999年三度在大选中获胜。党内主要派别有加油乌拉圭(Vamos Uruguay)、巴特列主义方案(Propuesta Batllista)等。全国执行委员会为该党领导机构,由15名委员按半月轮值主席。现任总书记胡里奥·玛丽亚·桑吉内蒂(Julio María Sanguinetti)。
(4)公开市政党(Cabildo Abierto):执政联盟成员,议会第四大政治力量。2019年由前陆军司令马尼尼创立,名称源于西班牙殖民时期市政厅公开议事机制,主张民意优先,通过制度改革扩大民众参与政治。信奉阿蒂加斯主义,以发扬并践行乌民族英雄阿蒂加斯执政理念为宗旨。现任党主席基多·马尼尼·里奥斯(Guido Manini Ríos)。
在拉美处于中等发展水平。经济规模较小,产业结构单一,依赖出口。农牧业较发达,主要生产并出口肉类、大豆、纸浆、乳制品、羊毛、水产品、皮革和稻米等。工业以农牧产品加工业为主。服务业占国民经济比重较高,以金融、旅游、物流、交通业为主。
·资源
盛产大理石、紫水晶石、玛瑙、乳白石等。已探明有铁、锰等矿藏。林业和渔业资源丰富,盛产黄鱼、鱿鱼和鳕鱼。
·基础设施(来源:世界银行)
可再生内陆淡水资源总量(十亿立方米):92(2021年)
固定宽带订阅数(每百人):32.40(2023年)
移动流量订阅数(每百人):139(2022年)
铁路总公里数:1498(2021年)
通电率(占人口百分比):100.0(2023年)
·工业
以农牧产品加工业为主,包括肉类加工、造纸、榨油、酿酒、制糖及罐头、面粉、牛乳、干酪加工等,其次是纺织业,主要加工羊毛、生产棉纺和化纤产品。原油全部依赖进口。乌全国供电的96%来自可再生能源,占比位居世界第二,风力发电占全国供电的三分之一。
·农牧渔业
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农牧产品大部分供出口。全国农业用地1636.3万公顷,其中可耕地面积365万公顷。牧业用地面积646.7万公顷,牧场4.47万家,肉类、羊毛、皮革等传统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23%。
·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业以公路运输为主,大部分由政府控制。公路总长8833公里,铁路总里程2993公里。 水运以内河航运为主,航线总长1250公里。海运较发达,蒙得维的亚港是乌拉圭最大港口。此外,还有科洛尼亚、派桑杜、埃斯特角、萨尔托等港口。首都的卡拉斯科国际机场是国内最大机场,派桑杜、里韦拉、萨尔托、梅洛、阿蒂加斯、埃斯特角及杜拉斯诺等地均有机场。
·财政金融
2024年1季度乌外债余额500.78亿美元,外汇储备额181.11亿美元。
·对外贸易
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外贸总额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乌历届政府均强调以外贸带动经济发展,采取鼓励出口及市场多元化政策。现政府除加强与本地区国家经贸关系外,积极开拓北美和亚太市场。乌主要出口目的地为中国、巴西、欧盟和美国;主要进口来源地为巴西、中国和阿根廷。主要出口产品为纸浆、大豆、肉类、乳制品、木材和大米;主要进口产品为汽车、服装、鞋、塑料、汽车配件和电话等。
·人民生活
国内城镇化率较高。社会福利较好。政府对失业、退休、残疾、妇孺、工伤、疾病等均提供福利补贴,并实行满30年工龄退休制。政府开支的相当一部分用于文教卫生领域。2023年,贫困率为7%;赤贫率0.2%。
实行志愿兵役制。服役期1—2年,可延长。总兵力2.25万人,占人口的0.6%。军队高级将领有:陆军司令马里奥·斯特维纳兹(Mario Stevenazzi),海军司令豪尔赫·威尔逊(Jorge Wilson),空军司令路易斯·埃韦尔·德·莱昂(Luis Heber de León)。
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强调不以政治制度或意识形态画线,主张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加强南南合作。
·政治关系
1988年2月3日,中国同乌拉圭建交。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发展顺利。两国保持各层次往来,在国际事务中相互理解和支持。乌政府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2001年江泽民主席访乌,两国建立长期稳定、平等互利的友好合作关系。2016年10月,巴斯克斯总统访华,两国宣布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023年11月,拉卡列总统访华,两国宣布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杨尚昆主席(1990年),国务委员兼外长钱其琛(1993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胡锦涛、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迟浩田(1994年),朱镕基副总理、国务委员李贵鲜(199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尉健行(1999年),江泽民主席、李鹏委员长(2001年),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王兆国、田纪云副委员长(2002年),成思危副委员长(2003年),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李铁映副委员长、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罗干(2005年),吴邦国委员长(2006年),回良玉副总理(2008年),习近平主席(时任国家副主席)、路甬祥副委员长(2011年),温家宝总理、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杜青林(2012年),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王正伟、马培华(2017),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时任外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郝明金(2018年),胡春华副总理(2019年)等先后访乌。2014年7月,习近平主席同穆希卡总统共同出席在巴西利亚举行的中拉领导人会晤。2020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特使、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时任)出席乌拉圭总统权力交接仪式,会见拉卡列总统并转交习近平主席亲署函。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同拉卡列总统通电话。2021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同乌副总统、国会主席兼参议长阿希蒙举行视频会谈。2021年11月,全国政协副主席巴特尔同乌拉圭参议院副议长达席尔瓦举行视频会晤。2021年9月,拉卡列总统线上出席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并发表视频致辞。2022年5月,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同乌拉圭外长布斯蒂略通电话。8月,拉卡列总统在第六届全球跨境电子商务大会开幕式发表视频致辞。同月,阿希蒙副总统、国会主席兼参议长在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开幕式发表视频致辞。2023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同乌众议长安杜哈尔举行视频会晤。同月,乌拉圭外长布斯蒂略访华。2023年11月,乌总统拉卡列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乌方主要来访有:总统桑吉内蒂(1988年和1997年)、拉卡列(1993年)、巴特列(2002年)、巴斯克斯(2009年和2016年)和穆希卡(2013年),副总统兼国会主席、参议长阿吉雷(1993年)、巴塔利亚(1998年)、法因戈德(1999年)、耶罗(2000年)、阿斯托里(2010年)和托波兰斯基(2018年),众议长巴拉伊巴尔(1997年)、特罗沃(1999年)、劳萨洛特(2000年)、阿夫达拉(2001年)、佩纳德斯(2002年)、阿尔瓦雷斯(2003年)、卡多索(2007年)、阿雷吉(2010年)和阿马里利亚(2017年),外长格罗斯(1990年)、拉莫斯(1996年)、奥佩蒂(1999年)、阿尔马格罗(2012年,2015年)、尼恩(2016年,2018年,2019年) 、布斯蒂略(2023年)等。
1993年两国建立外交部间政治磋商制度,迄今已举行10次磋商。2006年乌拉圭议会成立乌中议员友好小组。2008年十一届全国人大成立中国—乌拉圭友好小组。除互设大使馆外,乌方在上海、广州和重庆设有总领事馆,在香港委派名誉领事。
2018年8月,中乌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乌拉圭东岸共和国政府关于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2023年11月,中乌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乌拉圭东岸共和国政府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合作规划》。
·经贸关系
中乌经济互补性强。建交当年两国贸易额仅1.24亿美元。近年来,双边贸易快速发展,中方对乌投资持续增加,合作领域不断扩大。两国建有经贸混委会机制,迄今已举行20次会议。2009年巴斯克斯总统访华期间,双方签署政府间贸易与投资合作谅解备忘录,乌方宣布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
两国经贸合作保持稳定发展。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22年中乌双边贸易额为74.4亿美元,其中中方出口额29.83亿美元,进口额44.5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4.9%、4.7%和23%。中国是乌拉圭第一大贸易伙伴和乌牛肉、大豆、羊毛最大进口国,乌是我国进口牛肉第三大来源国、进口大豆第四大来源国。 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23年中乌双边贸易额为53.17亿美元,其中中方出口额29.69亿美元,进口额23.48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8.1%、1%和-47.3%。中国是乌拉圭第一大贸易伙伴和乌牛肉、大豆、羊毛最大进口国。
中方主要出口服装、鞋帽与手机、摩托车和空调等,主要进口牛肉、大豆、纸浆、羊毛、皮革、肉及实用杂碎、冻鱼等。
·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等交流与合作
1988年2月,两国签署文化教育合作协定。在此基础上,双方签订了8个文化交流执行计划。我政府文化代表团多次访乌,乌文化教育部长1994年访华,广电部副部长杨伟光1997年访乌。两国文化艺术团组和人士互有交流。中国杂技、京剧、木偶等文艺团组曾赴乌进行友好演出,《中国农民画展》、《中国文明史展览》先后在乌举办。乌著名吉他演奏家、钢琴家、女高音歌唱家等曾应邀来华演出。锦绣乌拉圭摄影作品展、中乌建交21周年文化交流绘画作品展、“东方探戈——乌拉圭探戈的三种形式”展览先后在华举办。2016年3月,由国际芭蕾舞大师博卡领衔的乌拉圭国家芭蕾舞团和艺术家乔凡娜领衔的探戈舞团来华参加“中拉文化交流年”开幕式演出,乔凡娜女士还担任“中拉文化交流年”形象大使。2018年2月,杭州艺术团赴乌举办“欢乐春节”暨庆祝中乌建交30周年专场演出。同年11月,庆祝中乌建交30周年专场演出《国色》在乌举行。
2016年10月,两国签署教育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2019年4月续签。两国在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以我国接收乌拉圭来华奖学金留学生为主。2001年4月,两国外交学院签署合作协议。2017年11月,我在乌拉圭首个孔子学院正式落成。2018年4月,国内首个乌拉圭研究中心在北京交通大学揭牌,两国签署关于在乌拉圭设立中国文化中心的谅解备忘录。
1993年,两国签署科技合作协定。双方于2009年3月举行科技混委会首次会议,并在巴斯克斯总统访华期间签署会议纪要及合作计划书。2011年6月习近平主席(时任国家副主席)访乌期间,北京大学同乌拉圭分子影像研究中心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2017年9月,中乌科技合作混委会第二次会议在蒙得维的亚举行,双方签署共建联合实验室的谅解备忘录。2018年4月,双方签署关于创新合作的谅解备忘录。2019年4月,中乌科技合作混委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双方签署会议纪要。2022年11月,中乌科技合作混委会第四次会议以视频方式举行。
2006年,我宣布乌拉圭为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国。2011年,双方签署关于中国旅游团队赴乌旅游实施方案的谅解备忘录。2017年8月起,乌拉圭对持有美国、加拿大、英国签证的中国公民实行免签入境政策。2018年1月,双方签署互发十年多次商务签证协议。 2023年3月,我将乌列入恢复出境团队游业务国家名单。中乌友城交往始于1992年,已建立11对友好省市关系。分别是:山西省—卡内洛内斯省、青岛市—蒙得维的亚市、甘肃省—佛罗里达省、菏泽市—弗来宾多市、海南省—罗恰省、沈阳市—佛罗里达市、重庆市—圣何塞省、辽宁省和佛罗里达省、南宁市—派桑杜市、四川省—拉瓦耶哈省。
·军事交往与合作
1997年两国互设武官处。两国军方领导人多次互访。2019年9月,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魏凤和访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