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概况
马耳他
自公元前5000年起,岛上出现人类活动。公元前10至8世纪,腓尼基人到此定居。公元前218年起,受罗马人统治。9世纪起,先后被阿拉伯人、诺曼人占领。1530年,耶路撒冷圣约翰骑士团从罗得岛移居这里。1798年,法国军队将骑士团逐出。1800年被英国占领,1814年沦为殖民地并成为英国重要海军基地。二战后,英于1947年允许马成立内部自治政府,但于1959年1月再次进行直接统治。1964年9月21日,马正式宣布独立,仍保留英联邦成员国身份。1966年,马举行独立后首次大选,国民党获胜执政。1971-1987年,工党连续执政。此后国民党和工党两党长期轮流执政。1979年3月31日,英撤出在马军事基地。
【首都】
瓦莱塔(Valletta),0.8平方公里,人口约0.7万。
【地理环境】
位于地中海中部的岛国,有“地中海心脏”之称。面积 316平方公里。主要由5个岛屿组成,其中马耳他岛最大,面积245.73平方公里;第二大岛为戈佐岛,面积67.08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90余公里,多天然良港。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年均气温19.7℃,最高气温40℃,最低气温5℃。年均降水量560毫米。
【行政区划】
全国共有68个地方市政委员会,其中马耳他岛54个,戈佐岛14个。
【人口及其构成】
56.3万(2023年)。主要是马耳他人,占总人口约74.66%,其余为阿拉伯人、意大利人、英国人等。官方语言为马耳他语和英语。天主教为国教,其余主要信奉基督教新教和东正教。
【政治概况】
·宪法
1964年9月21日颁布独立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英女王为国家元首。1974年12月13日通过宪法修正案,成为共和国,总统为国家元首,但仍留在英联邦内。
·议会
一院制,称众议院,经普选产生,任期5年,为立法机构。本届议会于2022年3月选举产生,现共79席,其中工党(执政党)占43席,国民党(反对党)占35席,独立议员占1席。议长安格鲁·法鲁贾(Anġlu Farrugia)。
·司法机构
高等法院为最高司法机构,由1名首席大法官和16名大法官组成,由总统根据总理推荐任命,65岁退休。首席大法官马克•切特库蒂(Mark Chetcuti),2020年就任。检察长维多利亚·布蒂吉格(Victoria Buttigieg),2020年就任。
·政党
(1)工党(Partit Laburista):执政党,中左派,欧洲社会党成员。1921年成立,早期党员以劳工阶层居多。对内主张权利平等,关注弱势群体,建立福利社会,发展自主经济,工会参与企业管理,出售部分国有企业股份。对外主张中立和不结盟,不参加任何军事集团,重视同地中海国家关系。现任领袖罗伯特·阿贝拉,2020年1月当选。
(2)国民党(Partit Nazzjonalista):主要反对党,中右派,欧洲人民党团成员。1880年成立,早期党员主要是工商业者、教职员、律师、农民。对内主张把马建成信奉天主教、具有欧洲传统和民族精神、自由正义的民主国家,保护国内传统和生活方式,提倡环境保护,反对过度开发、引进外来移民和劳工,近年来政治立场趋中间化。对外主张加强同欧洲国家和地中海各国合作。现任领袖伯纳德·格雷克(Bernard Grech),2020年10月当选,2022年5月连任。
【经济概况】
马自然资源贫乏,技术人员短缺,工业基础薄弱,粮食基本依赖进口,外贸长期逆差。旅游业是传统支柱产业和外汇最主要来源。造船和修船业发达。2004年加入欧盟后获大笔援款,政府同时推出系列改革,调整经济结构,宏观经济状况不断改善。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约209.58亿美元,同比增长5.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3.87万美元。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约209.58亿美元,同比增长5.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3.87万美元,同比增长11%。
·资源
除建筑用石灰岩外,无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完全依赖进口。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但开发不足,可再生能源使用率低。淡水资源匮乏,一半以上生活用水依靠海水淡化。
·基础设施(来源:世界银行)
可再生内陆淡水资源总量(十亿立方米):0(2021年)
固定宽带订阅数(每百人):44.28(2023年)
移动流量订阅数(每百人):132(2022年)
通电率(占人口百分比):100(2023年)
·工业
近年来制造业产值不断下降,GDP占比低于西方国家总体水平;从业人员占总劳动力比重不足20%。主要产品有电子、化工、机械设备、医药、食品饮料等。
·农牧渔业
由于严重缺水,马耳他农业受限,可耕地面积约9000公顷。农业、林业、渔业产值占马总体经济产值不足1%,全职从事农业人口约1600人(2020年10月)。粮食、牛奶、植物油、水果等大部分依赖进口。
·交通运输
境内无铁路和内陆水路,与岛外交通主要依赖航空和海运。卢卡(Luqa)国际机场是唯一机场,吞吐量最高超700万人次,与欧、美、北非等主要大城市有多条直飞航线。航运业发达,马耳他岛南部的自由港系地中海沿岸第三大转运港,与世界110个港口有货物往来。欧洲第一大、世界第六大船舶登记国。全国公路约2200公里,无高速交通系统。截至2023年12月底,全国共有约43.9万辆汽车,人均车辆保有率居世界前列。
·财政金融
马加入欧盟后公共财政状况总体良好,在GDP增长、降低结构性赤字和公共债务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果。2023年,财政收入64.13亿欧元、支出72.21亿欧元,财政赤字8.08亿欧元,同比下降8.7%。2023年中央政府债务约97.4亿欧元。
·对外贸易
欧盟一直保持马最大贸易伙伴地位。主要进口矿物燃料、非电子机械、交通工具、食品等,主要出口电子机械、海产品、医药产品等,主要进出口国为意大利、英国等。据马方统计,截止2023年底,马进口额85.78亿欧元,同比下降9.82%;出口额45.16亿欧元,同比下降3.32%。
·人民生活
实行免费教育、免费医疗及退休保险制度。男性平均寿命79.6岁,女性为83.3岁,总体平均寿命81.5岁,世界排名第20位。
【军事力量】
武装部队总人数约2000人。武装部队司令林顿·J·奥尼尔(Clinton J O'Neill)准将,2022年6月就职。根据1980年同意大利签订的双边防务协定,意负责为马提供安全保障。马警察力量约2400人,由内政部管辖。
【对外关系】
英联邦成员国,2004年5月加入欧盟,2007年12月加入申根区,2008年1月正式启用欧元。奉行中立政策,同欧洲大陆和地中海沿岸国家保持友好关系。推动并积极参与地中海议会大会、地中海联盟等欧洲—地中海合作进程,重视并积极发展同美国、俄罗斯、中国、澳大利亚、印度、南非等域外大国和新兴经济体的关系。
【双边关系】
·政治关系
中马1972年1月31日建交以来,长期保持友好合作关系。双方高层交往频繁。 2001年7月,江泽民主席与德马科总统成功互访。习近平主席2009年2月(时任国家副主席)访问马耳他。近年中方其他往访主要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2004年7月)、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2004年9月,过境)、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忠禹(2005年6月)、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2005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吴官正(2005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李建国(2010年9月)、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宗兴(2012年6月)、全国政协副主席杜青林(2013年10月)、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2016年4月过境)、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张宝文(2017年4月)、全国政协副主席刘新成(2019年6月)等。2020年,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分别同维拉总统、阿贝拉总理、巴尔托洛外长互致函、电或通电话,就抗击新冠肺炎表达相互支持与慰问。2021年12月,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过境经停马耳他,维拉总统、阿贝拉总理同其会见。2022年1月,习近平主席同维拉总统通电话,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分别同马耳他总统维拉、总理阿贝拉、外长巴尔托洛就中马建交50周年互致贺电。2022年9月,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在第77届联合国大会期间会见马耳他外长博奇。 2023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在马耳他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举行会晤并顺访马耳他,期间同维拉总统、博奇外长会见。
2010年4月,马耳他总统阿贝拉来华出席上海世博会。马总理穆斯卡特先后于2013年9月来华出席夏季达沃斯论坛年会;2014年7月来华出席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年会;2018年11月来华出席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其间习近平主席同其寒暄。2021年7月,巴尔托洛外长访华,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同其会谈。马方近年其他重要来访有:副总理冈奇(2000年4月)、议长塔博恩(2002年7月)、总理阿达米(2002年10月)、副总理博奇(2005年10月、2006年10月)、议长弗南多(2012年9月)、总理冈奇(2008年10月)、副总理兼外长博奇(2010年3月、2011年8月)。
·经贸关系
1997年,中马双方签署《贸易和经济合作协定》,确立经贸混委会制度,迄已召开10次会议,最近一次会议于2016年5月在瓦莱塔举行。2011年,马耳他—中国商会成立。据中方统计,2023年1-11月,中马双边贸易额21.34亿美元,同比下降9.6%;其中,中方出口15.7亿美元,同比下降14.5%;进口5.64亿美元,同比上升7.3%。截至2023年7月底,马累计对华直接投资8223万美元;我对马累计直接投资3500万美元。据中方统计,2024年上半年,中马双边贸易额28.1亿美元,同比上升153%;其中中方出口26亿美元,同比上升221.3%;进口2.1亿美元,同比下降31%。2024年1至9月,中马双边贸易额39.9亿美元,同比上升135.3%,其中中方出口36.5亿美元,同比上升196.9%,进口3.4亿美元,同比下降27.1%。
2015年4月,马申请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并于2016年1月成为亚投行创始成员国。2018年11月马总理穆斯卡特来华期间,中马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马耳他共和国政府关于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2019年4月,马能源与水利部长米齐来华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分论坛。2021年10月,马能源企业和可持续发展部长达利线上参加第二届“一带一路”能源部长会议。2023年10月,马能源部常秘卡鲁阿纳来华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绿色发展高级别论坛。
2014年7月,马总理穆斯卡特来华期间,中马双方签署《中马政府中期合作规划谅解备忘录》。2018年9月,马外长阿贝拉访华并与中方共同主持召开中马中期合作规划指导委员会首次会议,双方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马耳他共和国政府中期合作规划指导委员会首次会议纪要》。
2019年5月,马前总统普雷卡、财政部长希克卢纳来华出席2019年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京交会)。同年11月,马外交与贸易部长阿贝拉率团来华出席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2020年11月,马耳他能源和水利部长法鲁贾线上出席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2023年11月中马签署《关于马耳他输华养殖水产品的检验检疫和兽医卫生要求议定书》,马耳他在进博会展出养殖蓝鳍金枪鱼。
·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等交流与合作
中马于1992年签订文化协定,此后相继签署了1996-1998、1998-2000、2001-2003、2005-2008、2009-2012和2014-2018年度6个文化交流执行计划。2003年9月,中方在马正式成立南欧地区首个中国文化中心。近年来,湖北、广西等省市文化团组成功赴马访演,马耳他交响乐团在中国8个城市成功演出。2015年,中马两国政府签署关于合作拍摄电影的协议。2018年,马总统、总理、文化部长致信祝贺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成立15周年。2022年初,马耳他派体育代表团参加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参与单板滑雪项目比赛。2022年7月,习近平主席向马耳他圣玛格丽特中学“中国角”师生复信,鼓励马耳他师生和青少年积极参与中马人文交流。
中马医疗卫生合作始于1984年。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方在马设立了地中海地区和欧洲首个中医中心,并于2008年在马新建国立医院设立了中医门诊科,此系中医首次以独立科室的形式进入欧盟国家级医院。2012年,中马签署中医药领域合作议定书,2017年续签。
2009年2月,习近平副主席访马时签署了《中国孔子学院总部与马耳他大学关于合作设立马耳他大学孔子学院的协定》,2011年10月,马耳他大学孔子学院正式揭牌。2013年,中马签署两国教育部互认高等教育学位学历证书协议。2015年,上海中医药大学同马耳他大学合作建立中医诊疗中心并开设“中医和中国文化”硕士课程。目前,约有200多名中国留学生在马耳他大学和旅游学院就读。2017年,北京外国语大学开设马耳他语专业。2022年7月,习近平主席复信马耳他圣玛格丽特中学“中国角”师生,鼓励更多马耳他青少年积极参与中马人文交流。
2001年11月,苏州市姑苏区(时为金阊区)与桑塔露西亚市结好。2022年12月,都江堰市同马萨斯卡拉市结好。
·军事交往与合作
近年来,中马在军事、党务、司法、警务、民政、青年、媒体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不断增多,已签署了多个合作文件。2009年2月,习近平副主席访马期间,两国有关部门签署了刑事司法协助条约和合作打击跨国犯罪协定。2015年3月,中马签署体育合作谅解备忘录。中马关于互免持外交和公务护照人员签证的协定于2008年生效。2011年4月,新华社瓦莱塔分社在马成立。9月,中央电视台英语新闻频道在马有线电视网落户。2013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十三批护航编队访马。
【“一带一路”参与情况】
2018年11月,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马耳他共和国政府关于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开展合作。
资料来源:外交部网站,采集时间为2025年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