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概况
斯洛伐克
5-6世纪,西斯拉夫人在此定居。公元830年后成为大摩拉维亚帝国的一部分。906年帝国灭亡后,沦于匈牙利人统治之下,后为奥匈帝国的一部分。1918年奥匈帝国解体,10月28日成立独立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1939年3月,被纳粹德国占领,后建立傀儡的斯洛伐克国。1945年5月9日,捷克斯洛伐克在苏军帮助下获得解放,恢复共同国家。1960年改国名为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1989年11月,捷克斯洛伐克政权更迭,改行多党议会民主和多元化政治体制。1990年3月,改国名为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同年4月,再次更改国名为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1992年12月31日,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解体。自1993年1月1日起,斯洛伐克共和国成为独立主权国家。
【首都】
布拉迪斯拉发(Bratislava),面积368平方公里,人口47.7万。2018年平均气温11.8℃;最高气温37.9℃;最低气温-15.4℃,年均降水量400.3毫米。
【地理环境】
欧洲中部的内陆国。面积4.9万平方公里。东邻乌克兰,南接匈牙利,西连捷克、奥地利,北毗波兰。属海洋性向大陆性气候过渡的温带气候。
【行政区划】
全国分为8个州,下设140个市、2890个村镇。
【人口及其构成】
543万人。斯洛伐克族占81.2%,匈牙利族占8.4%,罗姆族(吉卜赛人)占2%,其余为捷克族、卢塞尼亚族、乌克兰族、德意志族、波兰族、俄罗斯族等。官方语言为斯洛伐克语。居民大多(约62%)信奉罗马天主教。人口密度111人/平方公里。
【政治概况】
实行议会民主制。总理掌实权,总统是虚职。国民议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议员通过直选产生。2020年2月29日,斯洛伐克举行独立后的第八次国民议会选举,共6个政党进入议会。其中,普通公民与独立个人组织(简称普通公民组织)以25.02%的得票率获胜,成为议会第一大党,获得53个议席。其他各党得票率和所获议席数依次为:社会民主—方向党(简称方向党)18.29%、38席;“我们是家庭”党8.24%、17席;我们的斯洛伐克—人民党(简称人民党)7.97%、17席;自由与团结党(简称自团党)6.22%、13席;惠民党5.77%、12席。3月21日,由普通公民组织、“我们是家庭”党、自团党和惠民党四党执政联盟组建的新一届政府宣誓就职,普通公民组织主席伊戈尔·马托维奇(Igor Matovič)任总理。2021年3月底,斯洛伐克政府因执联危机改组,马托维奇辞职。4月1日,爱德华·黑格尔(Eduard Heger)出任总理。2022年9月,斯政府改组,自团党退出执政联盟。12月,斯国民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总统签署法令解散政府,并授权黑格尔及其内阁成员履行看守政府职能。2023年5月8日,以黑格尔为总理的看守政府集体辞职。5月15日,总统任命以奥多尔为总理的专家政府。2023年9月30日,斯洛伐克举行独立后的第九次国民议会选举,社会民主—方向党(简称方向党)以22.94%的得票率获胜,成为议会第一大党。2023年10月25日,由社会民主—方向党、社会民主—民声党、斯洛伐克民族党联合组建的新一届政府正式成立,方向党主席罗贝尔特·菲佐(Robert Fico)任总理。
·宪法
1992年9月1日,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斯洛伐克民族委员会通过斯洛伐克共和国宪法。
·议会
实行一院制,每届任期4年,共150个议席。斯洛伐克本届议会由2023年9月30日大选产生,共有7个党派,包括社会民主—方向党、进步斯洛伐克运动、社会民主—民声党、普通公民组织与友人联盟、基督教民主运动、自由与团结党、斯洛伐克民族党。2023年10月25日,新一届议会举行成立大会。彼得·佩列格里尼(Peter Pellegrini,民声党主席)当选议长,鲁博什·布拉哈(Ľuboš Blaha,方向党副主席)、彼得·日加(Peter Žiga,民声党主席团成员)、安德雷·丹科(Andrej Danko,民族党主席)、米哈尔·希梅奇卡(Michal Šimečka,进步斯洛伐克运动主席)当选副议长。议会设下设特权与豁免委员会、宪法法律委员会、欧洲事务委员会、财政和预算委员会、经济事务委员会、农业和环境委员会、公共管理和地方发展委员会、社会事务委员会、卫生健康委员会、国防与安全委员会、文化和媒体委员会、外交委员会、教育、科学、青年和体育委员会等多个委员会。
·司法机构
宪法法院、最高法院是国家最高司法机关,总检察院是国家最高检察机关,其院长、副院长、总检察长、副总检察长均由议会选举产生,总统任命。宪法法院院长伊万·菲亚昌(Ivan Fiačan),2019年就任,任期12年。最高法院院长扬·希库塔(Ján Šikuta),2020年就任,任期5年。总检察长马罗什·日林卡(Maroš Žilinka),2020年就任,任期7年。地方还设有地方法院、检察院。
·政党
注册党派约160个,主要有:
普通公民和独立个人组织(Obyčajní ľudia a nezávislé osobnosti,简称普通公民组织)。执政党。成立于2011年。倡导为民请愿,反对腐败。党主席伊戈尔·马托维奇(Igor Matovič)。
我们是家庭党(SME RODINA):执政党。成立于2011年,原名为斯洛伐克公民党。自称代表每一个普通斯洛伐克家庭的利益,批评一切传统政党,标榜不为任何政治集团站台。党主席博里斯·科拉尔(Boris Kollar)。
自由与团结党(Sloboda a Solidarita,简称自团党):执政党。成立于2009年2月,主张尊重个人自由和社会团结,推崇自由市场经济和私有制,反对国家干预。党主席里哈德·苏利克(Richard Sulík)。
惠民党(Za ľudí):执政党。成立于2019年。主张提高政府效率,改革司法,反对腐败。党主席韦罗妮卡·雷米绍娃(Veronika Remišová)。
社会民主—方向党(SMER–SD,简称方向党):在野党。1999年11月由脱离斯民主左翼党的菲佐等人创立。2005年1月,与民主左翼党、民主选择党和社会民主党合并,更名为社会民主—方向党。该党首要目标为建立有序、公正和稳定的社会,政策具有明显的社会民主党性质。党主席罗贝尔特·菲佐。
我们的斯洛伐克—人民党(Ľudová strana Naše Slovensko):在野党。成立于2000年,在2016年议会大选中首次进入议会。反对欧盟,主张斯洛伐克的绝对独立。主席马里安·科特莱巴(Marian Kotleba)。
【经济概况】
早年为农业区,基本无工业。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执政期间在斯逐步建立了钢铁、石化、机械、食品加工及军事工业,缩小了同捷在经济上的差距。1989年剧变后,斯根据联邦政府提出的“休克疗法”开始进行经济改革,导致经济大衰退。1993年1月斯独立后,推行市场经济,加强宏观调控,调整产业结构。近年来,斯政府不断加强法制建设,改善企业经营环境,大力吸引外资,逐渐形成以汽车、电子产业为支柱,出口为导向的外向型市场经济。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经济下滑,2010年、2011年实现恢复性增长,2012年增速有所放缓。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721.3亿欧元,同比增长0.9%。2014年GDP为746.55亿欧元,同比增长2.6%。2015年GDP为781亿欧元,同比增长3.6%。2016年GDP为809.6亿欧元,同比增长3.3%。2017年GDP为812亿欧元,同比增长3.2%。2018年GDP为902亿欧元,同比增长4.1%。2019年GDP为941.8亿欧元,同比增长2.5%。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GDP为934亿欧元,同比下降3.3%。2021年GDP为1003亿欧元,同比增长4.9%。
·资源
有褐煤、硬煤、菱镁矿。石油、天然气依赖进口。
·基础设施(来源:世界银行)
可再生内陆淡水资源总量(十亿立方米):13(2020年)
固定宽带订阅数(每百人):32.79(2022年)
移动流量订阅数(每百人):132(2022年)
铁路总公里数:3626(2021年)
通电率(占人口百分比):100.0(2021年)
·工业
2021年工业生产总值为211亿欧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1.0%。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食品、烟草加工、石化、机械、汽车等。
·农牧渔业
2021年农业生产总值为17.2亿欧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7%。主要农作物有大麦、小麦、玉米、油料作物、马铃薯、甜菜等。
·交通运输
以公路和铁路运输为主,近年来航空运输有所发展。
·财政金融
截至2019年底,斯外汇储备为71.5亿欧元,外债总额1179.5亿欧元。(资料来源:斯国家统计局、斯央行网站)/div>
·对外贸易
2021年,斯外贸总额1749亿欧元,同比增长18.1%,其中出口额为883亿欧元,同比增长16.3%;进口额为866亿欧元,同比增长19.3%。外贸顺差17亿欧元。2022年,斯洛伐克贸易总额达2100亿欧元,同比增长20.1%。其中出口额1028亿欧元,同比增长16.4%;进口额1072亿欧元,同比增长23.8%。外贸逆差44亿欧元,为2008年以来首次出现贸易逆差。主要出口商品有:钢材、电子产品、交通工具、机械产品、化工产品、矿物燃料、金属和金属制品、电力设备等。主要进口商品有:石油、天然气、机械设备、原材料、食品、化工产品等。主要贸易伙伴为德国、捷克、波兰、匈牙利、法国等。
·外国投资
截至2021年底,斯吸收外资存量为593.67亿美元。外资主要投向金融、房地产、汽车、电子制造等行业。主要投资来源国为德国、意大利、奥地利、荷兰、韩国、捷克、匈牙利、日本等。主要跨国公司有西门子、大众、三星、起亚、索尼、戴尔、联想等。主要外资项目有大众汽车制造厂、标致雪铁龙汽车制造厂、起亚汽车制造厂、捷豹路虎汽车制造厂、三星液晶显示器厂、索尼液晶电视机厂等。(资料来源:斯国家统计局数据库)
2020年,人均月工资1133欧元。2021年,人均月工资1211欧元,同比增长6.9%。2022年,人均月工资1304欧元,同比增长7.7%。
【军事力量】
1993年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解体后,捷与斯按二比一原则分割原捷联邦的军队及其装备。总统是斯全国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国防委员会是国防与安全问题的最高决策机构,国防部是政府主管军事的行政机关,总参谋部是全军最高指挥机构。2005年,斯军队开始职业化,现有兵力约1.6万人。2018年5月7日,丹尼尔·兹梅科(Daniel Zmeko)上将就任斯军总参谋长。2022年5月4日,丹尼尔·兹梅科(Daniel Zmeko)上将就任斯军总参谋长,任期四年。
【对外关系】
斯外交较活跃,以欧盟和北约为依托,注重睦邻友好,重视发展同大国关系,积极推动地区合作,广泛参与国际事务。外交不断进取,国际地位显著提高。2004年3月和5月分别加入北约和欧盟;2006-2007年担任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2007年12月成为《申根协定》缔约国;2009年1月1日起加入欧元区。
【双边关系】
·政治关系
中国同前捷克斯洛伐克于1949年10月6日建交。1993年1月1日,斯洛伐克共和国成为独立主权国家,中国即予以承认并与之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双方商定,中国同原捷斯联邦签署的条约和协定对斯继续有效,并沿用1949年月10月6日为两国建交日。近年来,两国关系发展总体顺利,合作领域不断扩大。
(一)中方重要往访: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1994年8月)、国务院副总理兼外长钱其琛(1995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珮云(1998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2000年6月)、国务委员吴仪(2001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傅全有(2002年5月)、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2002年11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5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乌云其木格(2007年5月)、国家主席胡锦涛(2009年6月)、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梁光烈(2009年9月)、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王志珍(2009年12月)、最高法院副院长沈德咏(2011年9月)等访斯。2012年4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华沙出席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期间同斯总理菲佐举行双边会晤。201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9月)、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2月)等访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布加勒斯特会晤期间同斯总理菲佐举行双边会见(11月)。2014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贝尔格莱德会晤期间同斯总理菲佐举行双边会见(12月),全国政协副主席、中联部部长王家瑞访斯(12月)。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出席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里加会晤期间同斯总理菲佐简短会见(11月)。2017年,李克强在出席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布达佩斯会晤期间同斯总理菲佐举行双边会见(11月)。2018年,李克强总理在出席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索非亚会晤期间同斯总理佩列格里尼举行双边会见(7月)。2019年,李克强总理在出席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杜布罗夫尼克会晤期间同斯总理佩列格里尼举行双边会见(4月),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访斯(7月)。
(二)斯方重要来访:总理麦恰尔(1994年2月)、国民议会主席加什帕罗维奇(1995年9月)、总统科瓦奇(1996年4月)、教育和科技部部长斯拉夫科夫斯卡(1997年2月)、外长哈姆日克(1997年5月)、文化部长胡德茨(1997年6月)、国民议会主席米加什(1999年10月)、文化部长克尼亚什科(2000年5月)、国民议会副主席赫鲁肖夫斯基(2002年1月)、总统舒斯特(2003年1月)、副总理兼经济部长鲁斯科(2004年5月)、斯军总参谋长布利克(2006年11月)、外长库比什(2006年12月)、国防部长卡希茨基(2007年7月)、总理菲佐(2007年2月)、总统加什帕罗维奇(2008年8月)、议长帕什卡(2008年11月)等访华。2010年,斯总统加什帕罗维奇来华出席上海世博会斯国家馆日活动并顺访香港、澳门(9月),斯第一副总理恰普洛维奇(2月)、最高法院院长哈拉宾及副总理兼司法部长佩特里科娃(5月)访华。2012年,劳动部长里赫特尔、斯军总参谋长沃伊泰克(11月)访华。2013年,最高法院院长哈拉宾访华(1月),斯负责投资的副总理瓦日尼作为斯驻华使馆客人来华访问(7月)。2015年,斯国民议会议长佩列格里尼访华,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卡日米尔出席在重庆举办的亚欧互联互通产业对话会(5月),斯副总理兼外长莱恰克(2月)访华,副总理瓦日尼来华出席第四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11月),其间,习近平主席在北京集体会见,李克强总理双边会见,王毅外长同其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斯洛伐克共和国政府关于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2016年7月,斯外长莱恰克以联合国秘书长候选人身份来华。2017年,斯经济部长日加来华出席“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高级别会议(5月),斯外长莱恰克以第72届联大候任主席身份访华(7月),斯副总理佩列格里尼乘专机经停北京(12月),杨洁篪国务委员会见。2018年,斯外长莱恰克以第72届联合国大会主席身份访华(7月)。2019年,斯外长莱恰克、经济部长日加等来华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有关活动(4月),斯副总理莱希先后率团来华出席在宁波举行的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6月)和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11月)。2023年,斯国民议会议长科拉尔访华(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同其举行会谈,国家副主席韩正会见。
·经贸关系
1993年中斯草签了经贸协定。1994年,双方签署《两国政府经济和贸易协定》,承认中国与前捷斯联邦签署的《避免双重征税协定》、《投资保护协议》、《关税合作协议》继续有效。2001年两国签署了林业合同及《动、植物检疫协定》。2008年11月,斯经济部长亚赫纳特克随议长帕什卡访华。2008年12月,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访斯。2011年7月,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高虎城访斯。2015年11月,国家质检总局同斯农业和农村发展部签署《关于卫生与植物卫生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国家原子能机构和斯经济部签署《关于民用核工业燃料循环供应链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2017年11月,双方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与斯洛伐克共和国国家兽医和食品管理局关于斯洛伐克向中国出口熊蜂的检疫和卫生要求议定书》。2019年4月,双方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和斯洛伐克共和国国家兽医和食品监管总局关于斯洛伐克输华乳品动物卫生和公共卫生条件议定书》。2019年11月,双方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与斯洛伐克共和国交通建设部关于交通运输和物流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2021年2月,双方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和斯洛伐克共和国兽医食品总局关于中国从斯洛伐克输入羊肉的检验检疫和兽医卫生要求议定书》。
据中方统计,中斯双边贸易额2010年为37.5亿美元,2011年为59.69亿美元,2012年为60.08亿美元,2013年为65.4亿美元,2014年为62.1亿美元,2015年为50.3亿美元,2016年为52.7亿美元,2017年为53.1亿美元,2018年为77.8亿美元。2019年,双边贸易额88.9亿美元、同比增长14.2%。2020年,双边贸易额94.6亿美元,同比增长6.4%,其中中方进口64.3亿美元、同比增长7.8%,出口30.3亿美元、同比增长3.7%,中方逆差34亿美元。2021年为120.9亿美元。2022年,双边贸易额121.5亿美元,同比增长0.5%,其中中方出口44.4亿美元、同比下降2.4%,进口77.1亿美元,同比增长2.2%,中方逆差32.79亿美元。
·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等交流与合作
1994年2月,双方签署了1994-1995年度文化合作计划。1994年2月,中国在斯首都举办了“西藏艺术展览”。1996年9月,双方签署两国文化部1996-1998年文化交流计划。1998年6月,斯文化周在京举行。2000年5月,双方签署两国文化部关于延长合作计划有效期的议定书,并举办“斯洛伐克文化日”活动。2001年9月,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象雄艺术团和甘肃省敦煌艺术剧院联合组成“中国民族艺术团”赴斯访演。2002年,在斯首都布拉迪斯拉发举办了《世界文化遗产在中国》图片展。2003年1月,双方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斯洛伐克共和国文化部2003-2005年文化合作计划。2004年11月,我在斯举办“中国电影周”。2005年,我在斯举办《上海风情》图片展,2006年10月,我在斯举办“中国少数民族服装服饰展”。2008年7月,我在斯举办“感知中国·中欧行”大型文化活动。斯在华举办“斯洛伐克电影周”。2009年5月,斯文化部长马贾里奇访华,双方签署中斯文化合作计划,7月,中央民族广播乐团赴斯演出取得圆满成功。2010年,中国中央民族乐团赴斯举办新年大型民族音乐会。2012年,辽宁芭蕾舞团在斯国家剧院演出芭蕾舞剧《末代皇帝》。2014年,两国文化部签署2015-2019年度文化合作计划。2016年以来,“欢乐春节”活动连年在斯举办。2019年,中斯双方共同举办系列文化活庆祝中斯建交70周年。
1997年2月,双方签署两国政府科技合作协定,定期召开科技合作委员会会议。1998年4月,双方签署中斯科技合作委员会第一届会议议定书。2002年3月,中斯第二届科技合作委员会会议在斯召开,确定了14个合作项目。2003年1月,双方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林业局和斯洛伐克共和国农业部关于在造林领域合作的议定书》。2005年5月,中斯第三届科技合作委员会会议在京召开。2006年,中国科协名誉主席周光召访斯。2008年,中斯科技合作委员会中期会议在京举行。2010年3月,中斯科技合作委员会第五届会议在京举行。2010年6月,中国青岛软控集团在斯设立橡胶轮胎设备研发与技术中心。2013年,双方在斯召开中斯科技合作委员会第六次会议。2015年9月,双方在斯召开中斯科技合作委员会第七次会议。 2017年11月,科技部与斯教育、科研、体育部签署《关于联合资助中斯科研合作项目谅解备忘录》。2018年9月,中斯科技合作委员会第八次例会在京召开。
1994年7月,双方签署两国教育部1994至1997年教育合作计划。1998年5月,双方签署两国教育部1998至2001年教育合作计划。2001年12月,中斯签署两国教育部2001至2004年教育合作计划。两国于1993年起互派留学生。2007年2月,双方签署两国教育部2007至2010年教育合作计划。根据协议,双方每年互换15名奖学金留学人员和1名语言教师。北京外国语大学、斯考门斯基大学分别设有斯语和汉语专业。2007年,斯第一所孔子学院在斯技术大学举行揭牌仪式。2014年,第十三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斯洛伐克、捷克赛区预赛成功在斯举办。2015年9月,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考门斯基大学在斯合作成立第二所孔子学院。11月,双方签署两国教育部2016-2019年教育合作计划。2016年9月,中国国家汉办和布拉迪斯拉发孔子学院合作,在班斯卡·比斯特里察市科瓦奇中学开设斯中双语实验班。2017年10月,天津大学与斯洛伐克技术大学牵头成立中国—中欧国家科技创新大学联盟。2019年11月,双方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斯洛伐克共和国政府关于相互承认高等教育学历学位的协议》。
2019年10月,双方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与斯洛伐克交通建设部关于旅游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1995年4月,国家体委副主任刘吉率团访斯。1998年5月19日,中斯联合登山队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2001年4月,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何振梁访斯。5月,中国奥委会副主席王宝良访斯。8月,斯奥委会主席赫麦拉尔来华出席中国第九届全国运动会。2002年9月,双方签署两国2002至2003年体育交流计划。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斯洛伐克共获得3枚金牌,2枚银牌和1枚铜牌。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斯洛伐克共获得1枚金牌和1枚铜牌。
截至目前,双方共有结好省(州)、市5对,分别为上海市与布拉迪斯拉发州、长春市与日利纳市、福鼎市与特尔纳瓦市、北京市通州区和斯皮什新村市、沧州市与尼特拉市。
【“一带一路”参与情况】
2015年11月,两国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斯洛伐克共和国政府关于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在投资、贸易、运输、旅游和科研创新等领域开展合作。
资料来源:外交部网站,采集时间为2024年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