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安全倡议

行王道,聚人心,办实事——对落实全球安全倡议的思考

来源:《国家安全研究》 作者:刘冲 发布时间:2022-08-30

  荀子云:“王夺之人,霸夺之与,强夺之地。”指出行王道者要争取人心,行霸道者则依靠联盟。在美国大搞“小圈子”、挑动阵营对抗的今天,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安全倡议,是中国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大举措,是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争取各国道义拥护、解决全球安全难题、消解国际安全赤字的关键抓手。
  纲举目张,行胜于言。习近平主席用“六个坚持”为核心要义全面阐释全球安全倡议,超越西方地缘安全理论,指明增进全球安全的方法路径。作为中国智库人,我们需要在总体国家安全观和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指引下,努力贡献落实全球安全倡议的方案建议。
  第一,要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破解阻碍广大发展中国家蓬勃发展的安全难题和机制限制。
  发展是各国的第一要务,统筹发展和安全不仅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原创性思想贡献,也应该成为中国推进全球安全倡议的重要方略。习近平主席在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后不久即再提全球安全倡议,其意不言自明。当前国际社会乱象加剧,广大发展中国家既饱受传染疾病、恐怖主义、粮食短缺、能源危机等非传统安全难题折磨,又面临和平建设被战争冲突风险干扰的困境,还遭遇少数国家为垄断技术优势、掌控全球产业链而大搞“家法帮规”,肆意强化不公平、不合理的出口管制限制,以及动辄脱钩、断供的单方面制裁。中国在第76届联大推动通过《在国际安全领域促进和平利用国际合作》的决议,广受发展中国家欢迎。今后中国可以考虑进一步推动发展中国家对话协商,对阻碍各国发展的主要安全问题掀起大讨论,共求解决之道。例如,在国际粮食、能源安全等非传统安全领域推动全球治理新机制,在管控安全风险的同时切实推进先进技术助力发展。同时,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协助有需求的发展中国家加强非传统安全能力建设。如结合中国核电等高技术产业出口,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等加强协作,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核安全监管、运行等培训。再如加强警务、军事合作,为各国提供反恐培训、联合演练等。此外,在人工智能、太空、生物安全治理等新兴领域,大国和小国之间有很大的能力差距和利益分歧,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该成为大国和小国之间的桥梁,坚持公平正义,促进科技向善、消除风险盲区,促进国际社会抓紧完善新兴领域安全治理的空白点。
  第二,考虑提出防止军备竞赛的具体倡议。
  当今世界,原有国际军控条约功能弱化,反导、太空、网络、人工智能、高超声速武器等一系列新兴非核战略力量迅猛发展,与美苏以核力量为主的军备竞赛相比,当今军备竞赛管控更为复杂。2022年1月,中美俄英法五国发表联合声明,强调要“防止一场毫无裨益且危及各方的军备竞赛”。管控军备竞赛堪比釜底抽薪的直接办法就是限制军费开支。美国长期要求北约及其他盟国国防预算要达到GDP的2%,但少有国家能做到,这充分说明此比例的军费在和平环境下没有必要。事实上,根据瑞典智库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近期发布的最新军费数据可以发现,在GDP超过1万亿美元的18个国家中,只有美、英、俄等6国的军费开支超过本国GDP的2%。相比之下,中国2021年国防预算开支只占GDP的1.24%,在18个国家中排名第14位;即便根据SIPRI以所谓“中国修正算法”大幅调增40%后的数据,也只占GDP的1.74%,排名第9。为了促进国际和平、切实管控军备竞赛,中国完全可以呼吁GDP在1万亿美元以上的主要经济体,将军费开支控制在本国GDP占比的2%以下,从而有效防止恶性军备竞赛。
  第三,应按照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广泛促进国际对话,管控危机冲突,防范杜绝大战。
  一是中国可以主动倡议,与美国、北约、美日、美韩、美澳等开展“防长+外长”或相当层级的官方对话,阐述各自安全关切,及时澄清误解误判,加强互信和危机管控机制。二是可以呼吁联合国安理会与北约等集体性安全机制开展机制性对话安排,表达关切、促进合作,更有力地强化全球安全机制建设。三是在战略安全领域可以聚焦加强全球战略稳定,呼吁各国切实降低核武器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的作用,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第一步可首先考虑承诺“不首先使用战术核武器”,提升核冲突门槛、降低核大战风险;其次可考虑在和平时期“普遍降低核武器戒备状态”,减少非授权和意外发射风险。此外,在防范战争冲突方面,为促进共同安全,可呼吁各国广泛缔结多、双边《互不侵犯条约》,推动普遍的消极安全保障,在此基础上建立互信机制,逐步为取消追求小集团绝对安全的军事联盟创造有利安全环境。
  总之,安全不可分割,共赢胜过零和。只要中国秉持大道公心,按照全球安全倡议的安全理念和方法路径,不断拿出切实可行的中国方案,就一定能争取世界各国结伴而行,推动全人类走上持续和平、综合合作、共同安全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