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一带一路数据库!

全库
全文
  • 全文
  • 标题
  • 所属丛书
  • 作者/机构
  • 关键词
  • 主题词
  • 摘要
高级检索

您好,欢迎来到一带一路数据库!

丝路动态

身处“一带一路”的核心,陕西自贸区一年来的“加减乘除”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作者:王一 发布时间:2018-04-13

  无路难,开路更难!时至今日,陕西自贸区挂牌成立一周年。

  作为第三批自贸区中的一员,它和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自贸区共同勾勒了“以1+3+7自贸区为骨架、东中西协调、陆海统筹的全方位和高水平区域开放”新格局。一年来,在第三批自贸区“七子”中,陕西以“开放”倒逼“改革”,既完成了国家规定动作,又完成自选动作: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微信办照引来总理点赞。

  可以说,“一年级”读完,陕西自贸区取得了较好的“期末考”成绩:截至2018年2月底,新增注册市场主体14218户,新增注册资本3397.09亿元人民币,新增注册资本1亿元以上企业295家。从注册企业来看,暂排“七子”中的第四,约为榜首辽宁自贸区(新增注册市场主体24829户)的41%:

  身处“一带一路”核心区,以自贸试验区为棋眼,在开放发展大棋局中沉稳落子,奋力追赶超越,这一年,陕西这个内陆省到底走过了怎样的一条“向外”的路,有哪些曲折坎坷,又做了哪些“加减乘除”的运算来完成“升学考”?

  加:企业+、海外+,顺势打造“三个经济”

  在“七子”中,陕西自贸区地处“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区域,站在天时地利与人和的交角,是历史与时代的交集,如何利用这个红利?陕西省委书记胡和平多次提到,“加快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大力发展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构建具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三个经济”顺势而起。

  自贸区办得如何,企业落户是最好的“投票器”。据公开报道,截至2018年3月底,陕西自贸试验区新增注册市场主体14811户(占自贸试验区揭牌前市场主体总数25558户的58%),其中企业数12420户(含外资企业164户),新增注册资本3478.05亿元(含外资企业注册资本9.56亿美元),新增注册资本1亿元以上企业306家。同时,陕西自贸试验区新增注册企业数,占该区域揭牌前企业总数(25558户)的42.5%,且新增企业平均注册资本额,位居新设7个自贸试验区的第二位。

  而这种“加法运算”的结果,也给陕西创造了多个“海外+”。

  2017年,陕西引进内资7909亿元,实际利用外资58.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6.9%和17.6%;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37.4%,其中出口同比增长58.8%,增速位居全国第二位、西部第一位。西咸新区空港新城还开通了西安至阿姆斯特丹、芝加哥洲际全货运航线,生鲜类产品、半导体电子产品、医药制品、设备零配件等频繁往来西安与欧洲、美洲之间。

  陕西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宝通表示,陕西要乘胜而上,继续发挥好自贸区的作用,“关键要做出特色、高标准、严要求。依托大西安、带领大关中,依托大陆桥,走向大欧亚。把西安打造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中国中心和亚欧合作交流的国际化大都市。让自贸区担负起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物流商贸中心、国际产能合作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国际旅游中心和区域金融中心的重任。”

  减:简政放权 降低企业时间成本

  微信扫描二维码,上传身份证、照片等就能远程办营业执照。2017年7月10日,李克强总理考察陕西自贸区杨凌示范区片区,在综合服务大厅,称赞这项改革让群众不跑腿就能办事。

  一年来,陕西自贸区继续深化放管服,推行“多证合一、多项联办”行政审批联办机制,去年以来,陕西下放(委托)了213项省级管理事权自贸试验区办理;企业工商登记注册实现“一口受理、并联审批”和全程电子化,办结时限缩短至3个工作日以内。

  杨凌片区将45项涉农林项目纳入联办平台,实现“七证合一、53项联办”。“微信办照”等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改革在陕西全省推广;西安高新区目前可以做到下海关通关时间达到2小时以内,通关时效提升近95%,为企业减轻资金占压近600万元人民币。

  对此,上海立信金融学院自贸区研究院副院长肖本华评价说,“前两批自贸试验区在改革理念上引领第三批自贸试验区,即加快推进制度创新,不断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成效显著。‘放管服’改革的深入推进和‘走出去与引进来’的双向开放,使第三批自贸区的营商环境有了很大提高,促进了当地的外贸发展和产业集聚。”

  乘:川陕渝竞合 共筑向西开放新枢纽

  在第三批7家自贸试验区中,位于西部的就有三家。四川、陕西、重庆,两两接壤的西部三省市,共同承担起了“向西开放”的重要任务。

  随着西成高铁的开通,川陕不再“背对背拥抱”,渐渐开始竞合为“西三角”经济圈。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家,已经开始关注“西三角”带来的新商机。据媒体公开报道:在全国GDP平均增速6.9%的背景下,“西三角”三市GDP增速较快。而在这个区域内,拥有三大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二十几所国家级科研基地、100余所普通高等院校,在航天航空、石油化工、机械装备、电子通讯等领域拥有强大优势。陕西省宏观经济学会会长赵锐认为:西成高铁与成都、重庆空港、水港的连接,未来的“西三角”城市群必将迎来产业融合的大潮。

  而谈到自贸区之间的具体合作,陕西自贸试验区工作办公室副主任翟北秦说:“大战略离不开小切口。实际工作中,我们以设立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等方式,加强对外贸易投资合作;在产能合作上,鼓励企业在境外设立生产基地。”

  既是已有先例,而且迫在使命,西部三地自贸区之间势必竞合,“乘积”为向西开放的新枢纽。

  除:破除西部栅栏 引流资金、人才

  “改革开放前三十年看广东、看深圳,后三十年看陕西,看西安。”张宝通说,但他坦言,过陕西开放度不高,和东部沿海省份存在一定差距。

  这种差距,具体到陕西自贸区,集中体现在金融和人才两个方面。兵马未动,金融是先行的“粮草”。专家认为,陕西自贸区主要面临金融人才资源、新金融产业发展、金融服务能力等方面的挑战。

  陕西自贸区自设立以来,对金融人才的重视和引进毫不懈怠,虽然各片区均出台相关新政策。”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金融投资研究所专家高云艳说。据了解,目前陕西自贸区片区出台的金融人才政策主要集中在物质奖励、税收优惠、落户及子女入学等方面,“取消了对自贸试验区内保险支公司高管人员任职资格的事前审批,由省级保监机构实施备案管理”试点经验等。但是比对金融发达地区,政策的吸引力还不够。比如,上海自贸区为了吸引海外金融人才,提出三类外籍人才可经上海自贸试验区管委会推荐,申请中国绿卡,享受“准公民待遇”。自去年以来,陕西虽然实行“史上最宽松落户政策”。然而,具体到对于金融专业的高端人才的引进和补给,政策还不够“诱人”。

  对此,高云艳建议:首先,要对标新金融发展强劲地区,切实加快自贸区新金融形成陕西特色。同时,她认为应该加强陕西金融新形象建设,“用品牌风采吸引金融人才进驻。”谈到金融服务能力,高云艳建议对标1+3梯队自贸区,探索陕西自贸区金融服务能力提升的优化路径。

  300多个日夜的摸爬滚打,陕西已然开路架桥,并且形成了自己的“样本”。如何复制、完善、推广这些经验,同时不断改革创新,让119.95平方公里的“智慧”成为陕西实现追赶超越、加快对外开放的“智能芯片”,是接下来的“课业”,我们拭目以待。(人民日报中央厨房·208坊工作室 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