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一带一路数据库!

全库
全文
  • 全文
  • 标题
  • 所属丛书
  • 作者/机构
  • 关键词
  • 主题词
  • 摘要
高级检索

您好,欢迎来到一带一路数据库!

专家观点

“伊斯兰国”战略转移 西奈半岛成为新目标

来源:《南都》 作者:孙德刚 发布时间:2017-12-05

  1.策划者很可能是“伊斯兰国西奈省”

  南都:从目前的资讯看,这次恐怖袭击有什么特点?

  孙德刚:这起恐怖袭击事件的特点,一是发生在埃及偏远地区的西奈半岛北部地区,而埃及最高反恐委员会今年4月份成立后,反恐的重心在首都开罗和大城市亚历山大等地区,而不是西奈半岛;二是袭击者进行了精心策划。恐怖分子选择星期五主麻日混入清真寺,在现场500名信徒当中先是引爆炸弹,接着扫射信徒,最后是袭击赶来的救护车,以增加伤亡人数,然后趁乱逃走。这次袭击包括自杀式炸弹袭击、枪支扫射和袭击救护车三个部分,计划周密,袭击对象明确,且选择了穆斯林聚集人数最多的主麻日,目的是最大限度增加伤亡人数,产生震慑效果;三是以往埃及的暴恐袭击要么针对埃及的安全部队,要么针对科普特人基督徒教堂等,而这次专门针对穆斯林和清真寺,表明其主要目的是针对穆斯林在西奈半岛的萨瓦卡部落——苏菲派。在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看来,苏菲派是非法的异端邪说。

  南都:现在还没有恐怖组织出面承认。埃及政府及国际舆论把矛头均指向了原“耶路撒冷支持者”,后宣布效忠“伊斯兰国”改名为“伊斯兰国西奈省”的极端组织。

  孙德刚:埃及西奈半岛发生的恐怖袭击行为遭到国际社会的一致谴责,目前国内外舆论普遍认为是“伊斯兰国”组织分支机构“耶路撒冷支持者”所为。2017年以来,美国、伊拉克和联军艰难收复摩苏尔,将“伊斯兰国”绝大部分武装分子逐出伊拉克。在叙利亚,美国支持下的以库尔德人为主体的叙利亚民主军收复“伊斯兰国首都”拉卡;俄罗斯、伊朗和黎巴嫩真主党支持下的叙利亚政府军东进,收复“伊斯兰国”组织长期盘踞的代尔祖尔省,并跨过幼发拉底河进入河东地区,使“伊斯兰国”丧失了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的立足之地。

  “伊斯兰国”在叙利亚和伊拉克已经是江河日下,从战略进攻转向战略转移,在叙利亚和伊拉克丧失了绝大部分土地和统治人口。走投无路的“伊斯兰国”残余力量尝试在西奈半岛建立新的据点。对西奈半岛的袭击,很大可能是“伊斯兰国”组织对外报复和显示存在的一种方式,表明“伊斯兰国”并没有消亡。

  南都:埃及新闻总署署长拉什万称此次袭击的残暴和极端恰恰表明埃及的恐怖组织已开始衰败。他们选择较易下手的平民发动袭击,说明他们已无力正面应对埃及安全部队的清剿。

  孙德刚:“伊斯兰国”组织袭击埃及西奈半岛,主要是因为该地区是埃及反恐的薄弱环节,是埃及安全保卫的短板,也有助于“伊斯兰国”组织打着民族和宗教的旗号,挑动埃及国内的民族和宗教矛盾。埃及与以色列签订的1979年《戴维营协定》限制了塞西政府在西奈半岛的反恐行动,有助于“伊斯兰国”浑水摸鱼,疯狂报复,转移国际视线。

  根据《戴维营协定》,西奈半岛是“非军事化区域”——埃及对西奈半岛拥有主权,但只能部署数百人的军事力量,且埃及重型武器不得部署在西奈半岛,以避免对以色列构成威胁。这一规定严重限制了塞西政府在西奈半岛的反恐能力,因为埃及始终难以用大规模安全部队清剿西奈半岛非法武装。

  南都:“伊斯兰国西奈省”近年似乎很活跃,2015年击落俄罗斯民航客机,去年和今年也在埃及发动了多场恐怖袭击。

  孙德刚:2013年,埃及军方领导人塞西取缔穆斯林兄弟会,将穆兄会列为恐怖组织,逮捕大批穆兄会成员,判处穆尔西和该组织高层数百人死刑,部分成员逃亡西奈半岛,成为极端组织的成员。塞西于是对西奈半岛恐怖组织“耶路撒冷支持者”采取严厉打压措施。2014年4月,应塞西政府的请求,美国国务院宣布把“耶路撒冷支持者”列为恐怖组织,并加大了与埃及打击该组织的合作力度。就在当年,“耶路撒冷支持者”宣布脱离“基地”组织,转而宣布效忠“伊斯兰国”,并宣布自己为“伊斯兰国西奈省”,多次袭击位于西奈半岛上的埃及安全部队。该组织还加大报复力度,包括袭击外国游客,在西奈半岛上空击落俄罗斯民航客机,在集市、教堂等人员较为集中的地区发动炸弹袭击,其中最主要对象是基督徒科普特人。2016年8月,埃及军队击毙了“伊斯兰国西奈省”头目安萨里和其他数十名武装分子,该组织的报复行动也随之升级。

  2.西奈半岛成为恐怖袭击重灾区

  南都:去年底开罗一教堂发生“伊斯兰国”组织的恐怖袭击。今年4月份,埃及北部城市坦塔和亚历山大也分别发生针对教堂的爆炸袭击,造成100多人伤亡。“伊斯兰国西奈省”的力量似乎已经越出了西奈半岛,埃及的反恐形势看上去很严峻。

  孙德刚:“伊斯兰国”组织在埃及实施一系列暴力和恐怖主义袭击,一方面是报复埃及政府暗杀“耶路撒冷支持者”领导人;另一方面为江河日下的“伊斯兰国”组织寻找新的大本营,试图挑拨埃及穆斯林与基督徒、苏菲派与其他派别、阿拉伯人与贝都因人之间的关系。塞西政府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赋予的权力,采取半军事化管理,加大对国内重要基础设施的保护,对北西奈省的“伊斯兰国”分支机构采取持续高压政策;与国际社会加大反恐合作与情报交流。但是埃及反恐效果乏善可陈。由于反恐资金和人员有限,塞西政府的反恐重点在首都开罗和亚历山大等大城市,未能做到全覆盖,西奈偏远地区无疑是反恐漏洞。

  埃及当前反恐形势不容乐观,一是埃及虽然成立了反恐最高委员会,但是国内各部门之间的统筹能力有待提高,反恐所需资金缺口不小;二是埃及经济和社会处于深刻转型时期,发展较为不平衡,各种社会矛盾相互叠加,有些弱势群体的利益得不到保障,青年人失业率较高,为恐怖组织在埃及的滋生提供了土壤;三是埃及在地区教派纷争中选边站,直接或间接卷入地区纷争,往往成为恐怖势力报复的目标。

  南都:“伊斯兰国”在叙利亚和伊拉克占领的市镇基本已经被收复,丧失了阵地。媒体纷纷预测哪一个地区会成为其聚集的新基地,西奈半岛是不是有很大的可能?其他可能的地区还包括哪些?

  孙德刚:近几年来,“伊斯兰国”积极寻找新的大本营,先后尝试过利比亚、阿富汗、索马里和埃及西奈半岛。在北非利比亚,2015年11月,美军对“伊斯兰国”在利比亚的高级头目纳比勒实施定点清除;2016年2月,美军对该组织在利比亚的另一名高级头目舒沙纳进行定点清除,并炸毁该组织训练营地;同年8月,美军第三次对利比亚境内“伊斯兰国”目标实施空袭,打死40多名极端分子,使“伊斯兰国”在利比亚建立大本营难度增大。

  其次,“伊斯兰国”东进阿富汗的图谋也遭受挫折。2016年,美国宣布,“伊斯兰国”组织在阿富汗及巴基斯坦分支头目哈菲兹·赛义德·汗死于无人机空袭。2017年,特朗普政府宣布对阿富汗增兵4000人,并于今年4月在阿富汗首次使用最大非核武炸弹———炸弹之母(GBU -43),炸死36名“伊斯兰国”武装分子。

  最后,在“西进”和“东进”均遭受重创的情况下,“伊斯兰国”组织开始将重点转向埃及西奈半岛。西奈半岛具备“伊斯兰国”滋生的土壤,其位于埃及领土的亚洲部分,在埃及经济发展中长期被边缘化,部落、教派构成复杂,当地贝都因民众对埃及政府的政策颇为不满,有助于“伊斯兰国”寻找庇护所。

  未来“伊斯兰国”组织在利比亚、埃及西奈半岛、阿富汗、索马里等地建立新的大本营的难度较大,但是国际社会要想把“伊斯兰国”组织残余分子斩尽杀绝也不可能。“伊斯兰国”组织很可能会化整为零,走“基地”组织的隐蔽化道路,通过潜伏保存实力,伺机发动“孤狼式”的新的袭击和破坏。

  南都:接壤的以色列对这次恐袭是什么态度?未来为阻止恐怖组织在西奈半岛肆虐,以色列会协助埃及进行打击吗?

  孙德刚:以色列对西奈半岛的恐怖袭击事件一直保持高度警惕。根据《戴维营协定》,埃及不得将重兵部署在西奈半岛,西奈必须维持非军事化以缓解以色列对安全威胁的担心。然而,西奈半岛越来越成为埃及和以色列之间的安全真空地带。由于埃及难以派驻军队打击西奈的非法武装组织,同时埃及多次炸毁加沙通往西奈半岛的多处隧道,故埃及和以色列在维护西奈半岛稳定、预防暴力和恐怖组织袭击方面存在共同利益。此次西奈半岛恐袭发生后,以色列总理与国际社会一道予以谴责,强调:如果所有国家团结一致打击恐怖主义,那么恐怖主义将会被更快地击败。当然,以色列对埃及军队重返西奈半岛也有疑虑,担心埃及会威胁以色列的南部安全,甚至不排除埃及政府以西奈半岛为平台拓展影响力,使历史上埃以兵戎相见的悲剧重演。故埃及和以色列在西奈反恐问题上既有共同点又有分歧。但今后两国势必会加强反恐情报交流、预防“伊斯兰国”组织把西奈作为新的大本营。在防止“伊斯兰国”向西奈渗透问题上,埃以拥有共同利益。

  3.积重难返的埃及经济制约反恐机制建设

  南都:自2014年6月大选获胜上台以来,塞西总统也已经执政3年多了,如何评价塞西总统这三年多的政绩?

  孙德刚:塞西当选总统后,埃及国内秩序开始逐步恢复,人心思定,国家百废待兴。执政3年多来,塞西提出“经济振兴计划”,以民生改善为出发点,兴修新的苏伊士运河,推动大刀阔斧改革。在对外关系上,塞西努力维护与中、美、俄、欧和中东地区大国的战略合作关系,参与全球和地区政治事务和经济治理,埃及总体上实现了政局稳定。但时至今日,埃及国家重建步伐缓慢,埃镑一度大幅度贬值,外汇储备不足,青年人群就业压力大,工业化和现代化面临的挑战增多。经济社会矛盾的积重难返为恐怖势力的渗透提供了土壤;埃及穆斯林与基督徒、非洲部分与亚洲部分、城市和乡村的发展还不平衡,潜在危机较多,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还没有理清。

  南都:埃及塞西总统现在面临的挑战主要有哪些?

  孙德刚:主要是维护埃及的国内稳定、弥合族群之间的矛盾、促进经济均衡发展。塞西政府要取得反恐胜利,必须标本兼治,内外联动。埃及人口9000多万,位居中东国家首位,尤其是30岁以下青年占人口比重高达70%。青年人员的就业问题和积重难返的社会问题,成为困扰塞西政府反恐机制化建设的挑战。

  塞西总统提出“经济振兴计划”,推出产业园区,修建新苏伊士运河,建立开罗新城,以固定资产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拉动经济增长,但对西奈的开发有待加强。埃及投资环境未得到根本改善,吸引外资能力不强,社会管理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经济社会矛盾积重难返,在西奈地区尤为明显,为“伊斯兰国”组织分支机构与当地非法武装合流提供了土壤。国际社会在中东的反恐行动,包括最近在沙特成立的41个穆斯林国家组成的反恐联盟,必须尽快落实。